南方日報訊(記者/黃少宏)15日下午,《廣州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方案及5個行動計劃》在廣州市政府官網掛出。上述文件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補”的三年行動計劃,其中明確廣州將繼續執行限購政策,到2018年底,商品房庫存規模爭取比2015年底的2248萬平方米減少180萬平方米。
去庫存周期控制在16個月以內
對于備受關注的“去庫存”問題,《廣州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庫存行動計劃(2016—2018年)》(以下簡稱《去庫存計劃》給出了詳細的工作目標。
文件顯示,根據《廣東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庫存行動計劃(2016—2018年)》要求,到2018年底,廣州市商品房庫存規模爭取比2015年底的2248萬平方米減少180萬平方米,即在全部消化2016—2018年供應上市的商品房基礎上,2016年爭取再化解45萬平方米,2017年爭取再化解63萬平方米,2018年爭取再化解72萬平方米。
在去庫存周期方面,文件的要求則是,基本達到合理區間?!度齑嬗媱潯诽岢觯?018年,廣州市商品住房去庫存周期基本控制在16個月以內,非商品住房去庫存周期明顯縮短。
目前庫存最大的番禺和花都兩個區,這兩個區也是去庫存任務量最大的,將要分別消化庫存36.23萬平方米和25.43萬平方米。
推動港澳臺同胞繳存公積金
那么,廣州是否會堅持“限購”呢?
《去庫存計劃》的答案是肯定的,即繼續執行住房限購政策,并落實國家有關個人住房金融和調整房地產交易環節稅收政策。
下一步,廣州將結合房地產市場實際情況,及時分類做好政策優化調整。其中將會結合廣州市人才發展戰略,研究完善人才住房支持政策。同時,嚴格貫徹落實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調整房地產市場外資準入和管理的相關政策,規范境外機構和個人購房。
值得注意的是,港澳臺同胞將享受到公積金政策的紅利。廣州將積極推動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及港澳臺同胞、享有中國永久居留權的外國人繳存住房公積金,提高公積金使用效率,根據貼息貸款管理辦法規定推進貼息貸款工作,拓寬住房公積金貸款資金來源。
庫存工商業地產可改造為孵化器
《去庫存計劃》提出,在規劃條件許可和不改變用地性質和容積率前提下,允許在建商品住房項目適當調整套型結構。全面實施孵化器倍增計劃方案和支持眾創空間建設發展若干辦法,鼓勵支持房地產開發企業將庫存工業、商業地產改造為孵化器和眾創空間。
與此同時,廣州還將支持社會力量投資建設養老服務設施,鼓勵社會力量利用企業廠房、商業設施及其他可利用的社會資源進行整合和改造,按程序調整控制性詳細規劃或臨時變更使用功能舉辦養老機構設施。
下一步,廣州將在2016—2018年全市計劃完成棚戶區改造約1.24萬戶、新開工約2.8萬套,其中通過貨幣化安置約200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