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杭州市民對腳手架一定不陌生。不過,杭州天陽九筑小區的李先生說,別人家都是室外搭腳手架,他家卻是室內安腳手架。
錢報記者現場核實,李先生承認,自家客廳內搭起來的腳手架是他自己找人做的,而目的只有一個,為了安全。原來問題出在了李先生家的特殊結構,是LOFT結構,客廳是交付后加層的。兩年過去了,隔層出現了很多裂縫,嚇壞了李先生一家。“樓上是個臥室,樓下是客廳,萬一隔層塌了,后果不堪設想啊!”找了小區物業、找了當初的施工單位,一直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無奈之下,李先生只能先自保,在自家內架起了腳手架。
擔心客廳頂部塌下來
業主把腳手架搬進了家里
昨天,李先生也把自己的遭遇發到了微博上,他開玩笑說:“我家新房客廳,裝修剛兩年,心臟不好(客廳天花板已有30多處裂縫),給它做了個支架。雖然有點難看,但心里踏實。至少不再提心吊膽地生活了。”
李先生家住9樓,房子是2013年交付的躍層。昨天下午,錢報記者也敲開了李先生家的大門,迎面就可以看到客廳的腳手架,就是工地上用的那種,主體三根鋼管,“頭”頂著屋頂,“腳”踩地磚上。不過,每根鋼管都用報紙包裹起來了。“請一個做工程的朋友幫的忙,搞了一批鋼管過來。”
望著正在客廳玩耍的兒子,李先生搖了搖頭,他說自己這樣做也是被逼無奈。“整個房子是LOFT結構的,原先設計的客廳這塊頂是空的,開發商說可以澆筑,這樣就可以多出一個房間來,但沒想到才過了兩年,這個澆筑成了最大的安全隱患。”
李先生特意讓錢報記者站在腳手架邊上,他爬到樓上跺了幾腳,明顯感到客廳頂上的燈被震得嘩啦作響,腳手架也有晃動的感覺。
據了解,這塊澆筑的客廳頂,2013年就已完工。李先生說,他之所以現在才提出來,因為當初施工單位就承認厚度不夠,但做了質量承諾,物業也在場作證過。而現在發現,很多地方都開裂了,而且越來越多。
錢報記者仔細觀察了一下李先生家的客廳頂,白色的平面上確實能看到多條裂痕,但不是很深。李先生說:“我數了一下,從去年上半年就開始,目前裂縫已增至30多條,小的裂縫還不斷在出現。”
LOFT客廳隔層澆筑時
施工隊曾承認厚度不達標
據了解,李先生所住的小區2013年交付,90平方米的LOFT屬于主力戶型,絕大多數家庭也都在裝修的時候,進行了客廳隔層澆筑,這樣增加了一個10多平方米的房間。
而李先生家的遭遇并非個例。昨天下午,錢報記者在小區采訪時,有業主拿出了一份書面材料《小區現澆有嚴重安全隱患》,上面有業主簽名,還按了紅手印:小區交付后,經小區物業介紹入場的小區服務隊就壟斷了整個小區的工程。其間多次驚動110。豈料,小區服務隊工程卻存在嚴重質量問題,安全隱患正日益顯現。目前已有多戶業主家現澆部分陸續出現裂縫,且有日趨嚴重之勢。”
早在2013年澆筑的時候,已經有業主發現質量有問題了。其中14樓的一戶業主手里就有一張收條,內容是施工沒有正確按合同辦理,造成了嚴重質量問題,要求賠償四千元。另一份業主手里的協議更明確:施工方因現澆厚度不達標等問題,賠付乙方(指業主)所產生的損失費用人民幣三千兩百元整。
這些協議、收條的另一方,是施工方浙江天固建筑特種技術有限公司,這也是大家口中的“小區服務隊”。因為工程早已結束,施工方早已離場,業主們現在也無法聯系了。
不過,不少業主認為,浙江天固建筑特種技術有限公司能夠進小區施工,肯定是經過物業允許的。“沒有合作,物業會允許他一家進場?當初也是物業及小區服務隊一起承諾:肯定沒有安全隱患,所以我們覺得物業也有責任幫助我們聯系對方,一起協商處理此事。”
物業:沒參與“小區服務隊”
業主:將請第三方檢測加層質量
對于業主們的質疑,小區的物業公司總部相關負責人朱經理大吐委屈:“真的沒有什么小區服務隊,跟我們物業也沒有任何合作關系,當時因為業主有這個需求,他們提供這個服務,物業并沒有參與其中。”
不過,朱經理也承認,業主在澆筑過程中,存在一些違章情況,當時物業也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進行了反映。
小區物業認為,業主是和施工單位簽定的施工合同,即使出現問題還是應該直接找施工方協商,物業公司可以提供協助。
當初施工方負責此事的是一位龔經理。昨晚,錢報記者聯系上他時,他稱已不在天固公司工作了,不過對小區業主們反映的事情,他說:“三年前的事情,錢也賠了,當時已經協商一致了……”
龔經理承認,當時因為施工工藝,部分業主家澆筑的厚度確實比要求薄一點,但是這并不影響安全。“當時我們還做過實驗的,平均一個平方能夠承受一百斤不是問題,居家用足夠了。而且有些家庭我們也做了經濟賠償,怎么過去幾年了,這個時候突然又提出來了?”在他看來,目前出現的裂縫屬于正常現象,并不影響安全。“如果當初他們愿意,我們也愿意砸掉重新加厚,現在真的很難處理。”
昨天,錢報記者也將物業和施工方的意見反饋給了部分業主,他們表示,接下來會請第三方來進行檢測,不排除采取法律手段維權。本報首席記者 李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