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報訊(記者 張婷)本月初,市住建委和通州區人民政府聯合發布通知,明確從當日起通州的商務型公寓限購。限購令下,通州商務型公寓以及商業項目的銷售受到一定影響。
上周末,《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走訪通州核心區多個商住樓盤,發現看房人寥寥無幾。此外,部分樓盤為了推銷商業、辦公項目的房產,宣稱可幫助購房人注冊公司,并以公司名義購買商業、辦公項目。
現場
周末看房人少 銷售員稱不影響成交
5月5日晚,市住建委及通州區人民政府聯合發布通知,明確從當日起,在通州購買商務型公寓的家庭必須滿足本市住宅限購條件。商業、辦公項目銷售對象也限定為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居民家庭購買的通州區商務型公寓,在核驗購房資格時計入該家庭的住房套數。
上周六下午,記者來到位于通州運河交匯處的新北京中心,該樓盤正在銷售商務型公寓產品。在售樓處,記者看到這里的看房人并不多。銷售員羅小姐告訴記者,現在看房人確實少了,但樓盤的成交量并未受到影響,“目前商務型公寓依然很受歡迎,越限制的越稀缺,我們前兩天才賣了兩套。”
隨后記者來到與新北京中心一街相隔的保利大都匯,這里雖然也有商務型公寓產品,人氣卻不太旺。寬敞的售樓處內,只有兩三個看房人在地圖前聽銷售講解。
發現
個人被“禁購” 可“借道”公司交易
限購令一出,很多商住樓盤面臨的不是個人客戶被限購,而是被“禁購”。受此影響,原本以“商住”名義出售給個人的房子,如今只能銷售給公司。記者了解到,限購后,通州僅有5個商務型公寓項目在售,分別是保利大都匯、富力運河十號、光大新北京中心、世界僑商中心和綠地中央廣場。
昨日,法制晚報(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致電富力運河十號售樓處,接電話的工作人員建議記者先到現場看看房。他表示,富力在售的商務型公寓不多,如果客戶想要購買商住兩用房,開發商可以幫助客戶注冊公司,只要幾萬塊就能搞定。
上述工作人員強調,注冊公司的過程不復雜,且有開發商的幫助會容易很多,“不管什么公司,都可以購買商業項目。”
分析
商住成交受抑
項目入市積極性降低
雖然銷售員表示銷量未受影響,但據亞豪機構統計,限購前三天(5月6日一5月8日),通州商用公寓零簽約。5月6日至5月11日的6天時間內,通州商住公寓市場僅成交2套房源,商業和寫字樓市場也僅成交4套。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通州限購政策的再次升級,將抑制市場的商務型公寓成交。
亞豪機構市場研究部總監郭毅則認為,今年前4個月北京商品住宅市場成交呈快速攀升趨勢,尤其是通州商住產品成為推動成交上升的“急先鋒”,不過這一趨勢隨著通州商住限購“靴子”的落下被強行終止。受此影響,近期項目入市積極性降低,預計5月北京住宅成交將難以為繼,環比下滑趨勢已明朗。
不過郭毅強調,商務型公寓被限購,是為了騰挪出空間從而加速產業導入,“有了具備強大消費力的辦公型客群,區域內的居住需求必然會隨之升溫,未來商務型公寓的銷售并不難。”
文/記者 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