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24日公布了《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意見》),要求以保障全體人民健康為出發點,規范和推動政府健康醫療信息系統和公眾健康醫療數據互聯融合開放共享。專家認為,加速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深度研究和創新應用,對于變革醫療服務模式,創新醫療服務機制,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意見》提出,要夯實醫療健康大數據應用基礎,建立全國健康醫療數據資源目錄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發展評估監測,促進醫療、醫保、醫藥數據聯動,完善疾病敏感信息預警機制,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積極推動“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推進互聯網健康咨詢、網上預約分診、移動支付等應用。到2017年底,實現國家和省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以及全國藥品招標采購業務應用平臺互聯互通,跨部門健康醫療數據資源共享共用格局基本形成。到2020年,建立國家醫療衛生信息分級開放應用平臺,依托現有資源建成100個區域臨床醫學數據示范中心,基本實現城鄉居民擁有規范化電子健康檔案和功能完備的健康卡,適應國情的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模式基本建立,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體系初步形成、新業態蓬勃發展,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的發展目標。
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寧家駿認為,“醫療健康領域所包含的數據是非常巨大的,其應用也具有重要意義。”在此背景下,《意見》的推出,既關系民生、滿足群眾健康切身需求,又促進相關產業發展。
醫療大數據將給民眾帶來怎樣的健康紅利?國家衛計委副主任金小桃表示,大數據技術與健康醫療服務的深度融合應用,能夠使優勢資源“下得去”,更好地推動分級診療落地,加快遠程醫療普及,推動精準醫療發展。
國家衛計委規劃司副司長張鋒認為,《意見》有利于打破信息不對稱格局,提升全體人民健康醫療服務可及性。同時,這也是一項全新的事業,隱私安全風險大,迫切需要創新監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