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家具生產國和出口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家具消費市場。中方重視與意大利家居行業的合作,愿意推進雙方合作向更深層次邁進。對于中國巨大的家具市場,意大利企業也希望拓展中國市場。”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日前在“意大利制造之家”項目北京推介會上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據本報記者了解,“意大利制造之家”項目正是致力于協助意大利的木業和家居行業企業進入中國市場。
中意合作被看好
“今年上半年,意大利家居產品出口中國達1.33億美金,同比增長31.53%。意大利家居企業注意到中國中產階級的消費能力,他們注重家居產品的品質和水準。而意大利產品正是以品質著稱,在中國市場很受歡迎。”朱長嶺告訴本報記者。
對于中國市場,意大利木業和家具工業聯合會主席施耐德有更深的體會。“意大利木業和家具產業每年總產值約為260億歐元,其中120億歐元用于出口,中國市場是眾多意大利企業向往的目的地。”施耐德說。
不過,此前有意大利企業抱怨,他們的產品遭遇到中國家具企業仿制品的沖擊。但隨著近年來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加強,越來越多的意大利家居企業看好中國市場。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意大利家居產品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達到15%,已超過德國的13%,躍居第一位。意大利木業和家具工業聯合會的研究中心根據意大利統計局的數據做了推算,在2014年上半年,意大利家裝企業向中國市場的出口達到25%。
意大利經濟發展部副部長卡林達表示,2014年以來,意大利產品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快速上升,占比提高。意大利已經成為中國家居市場的重要輸出國。意大利政府希望通過對華合作項目,幫助意大利家居企業更好地了解中國市場、中國消費者。意大利政府將對意大利木業和家具工業聯合會給予支持,同時也希望意中企業間可以展開更多合作,建立合資公司進行生產。
“我國的家居產品出口額去年531億美金,進口額只有22億美金,不符合貿易規律,從貿易平衡講,需要進口國外家居產品,國際間的合作是必須的,不會對我國中低檔家具產生沖擊。”朱長嶺說,進口意大利家居產品其實是有好處的:第一,滿足市場需要,能夠把現在進口家具過高的價格降下來;第二,帶動家居產業發展。
中國企業的學習機會
“在全世界眾多品牌中,有三個最為重要:可口可樂、VISA、意大利制造。”意大利駐華大使白達寧在推薦會上不無得意地表示。
目前,我國家具行業年產值已超萬億元,但缺乏高端品牌,呈現“高產值、低附加值”局面,而意大利品牌則是眾多中國消費者的首選。
據業內人士預測,到2015年,中國家具業產值有可能達2.4萬億元。市場潛力巨大,但家具行業普遍存在同質化嚴重、設計缺乏創新、不重視品牌建設等問題。
朱長嶺表示,家具行業產值大,但“大而不強”,企業規模偏小,年產值在2000萬元以上的“規模以上企業”僅4800多家。
“盡管中國和意大利的家具企業都是以中小企業為主,但是意大利企業做出來的家具產品很精,注重產品品牌。”朱長嶺說。
他告訴本報記者,“我國的家具企業應該向意大利學習:第一,學習其家具設計,意大利擁有積淀很深的藝術水平,而且還具有現代化工業化的設計,但是不能抄襲;第二,從工藝上講,我們還遠遠沒有實現工業化,在家具產品的細節上有差距,要注重產品質量和信譽,而不是目前的‘大干快上’,以量取勝。”
業內人士認為,品牌是家具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和名片,要做強和做大必須注重品牌的樹立和創造,走自主品牌之路。只有品牌、質量都上來了,產品成本也會降下來,產品就有了強大的市場競爭力,才能擴大其市場份額;與此同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一些家具企業則因為產品缺乏創新、質量難以保證、信譽度不高等,肯定會相繼被淘汰、退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