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光棍節,源于這一天日期里有四個阿拉伯數字“1“形似四根光滑的棍子。而如今卻演變成電商的購物節。可想而知,互聯網儼然已成為逆不可轉的潮流。在這“觸電”風潮中,木門行業也是順勢而為,走上了電商的道路。
家居業抵制還是擁抱?
當電商領域發展得風生水起之時,“雙十一”被一場精心布局的策劃,成功演變成一場年復一年的“搶購大戰”!從2009年開始,阿里集團就將每年的11月11日定為大規模的消費者感恩回饋日,五年時間過去了,一年高過一年的成交額也使這天成為中國電子商務行業乃至全社會關注的年度盛會。09年淘寶“雙十一”的成交額為一億元,2010年則翻了9倍,增至9.36億元,到2013年這一數字再次讓人為之一振,達到350.19億元!
得益于互聯網信息新時代的高速發展,電商的成熟壯大導致其對于傳統行業的沖擊也越來越大。以家居建材行業為例,在去年“雙十一”活動中,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吉盛偉邦、集美、歐亞達、月星等全國家居行業最大的19家連鎖或區域賣場就掀起一場聯手抵制天貓“雙十一”的“守衛戰”,這些往日里的競爭對手在那一刻倒表現出惺惺相惜的味道。
誠然,有人抵制,就有人擁抱。家居行業的“江湖同盟會”就是“擁抱”的代表。在2013年的“雙十一”期間,五大頂級家居品牌展開線上聯合大促,并在當日取得3.25億元的銷售業績,這一成績似乎也打破了傳統建材不適于發展電商的“傳說”。
無論發展如何,電商的來勢洶洶已成為定局。木門等建材行業在抵制與擁抱的過程中,地位難免顯得有點尷尬。就在一批又一批木門企業紛紛“觸電”的同時,一波又一波的問題也紛至沓來!
觸電是“南柯一夢”?
據粗略統計,目前在天貓淘寶上開設有自己品牌旗艦店的木門企業并不缺乏知名品牌。但是,從目前木門行業觸電電商的發展來看,能夠真正成功“賣貨”的品牌少之又少!
暫且不論刷銷量的嫌疑,據統計,天貓上木門品牌的最高月銷量也不高。由此可見,木門企業想靠電商“掘金”,目前看來還只是“南柯一夢”。夢得挺好,現實卻還是殘酷的。那么,為何在電商領域一片慘淡的境況下,還是有不少木門品牌鼓噪著一顆往電商折騰的心呢?
從目前家居建材的“電商模式”來看,線上品牌團購會是最常見的形式,幾個集群品牌抱在一起,做一場熱鬧的表演,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博取關注。不論實際的成交量怎樣,有回頭率就好。抱著這樣的心態,一場又一場的品牌團購接踵而至,與其說是電商賣貨,倒不如說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品牌營銷炒作。品牌想要贏得關注度本來無可厚非,但是當產品的銷售渠道淪為營銷手段,泛濫的品牌團購就大有步“節日活動促銷”后塵的趨勢,活動越來越頻繁,消費者的興奮度也就越來越低。長此以往,木門企業還沒有成功發展到線上,就已經被“電死”在路上了。
如今,普通被大家看好的擁抱互聯網的模式就是O2O,但是是否它能拯救現在電商的處境,就看木門行業如何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