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承德網記者 趙陽 通訊員 蘆亮 劉毅強
11月10日23:55分,市民陳立緊緊盯著電腦屏幕,購物車的數字牽動著他的心,“這些東西去年就沒搶上,今年必須早下手。”他說。零點,購物車里的數字終于有了變化,拍貨、付款,一系列的操作完成后,陳立終于可以睡個好覺了,“就像打了一場仗。”他說,在他拍下貨物的同時,一場轟轟烈烈的網購節日也拉開了帷幕,“天貓”571億成交總額再次刷新歷史。
瘋狂的一天已經過去,冷靜下來,總結“雙十一”網購盛宴,可以發現今年“雙十一”已和往年大不相同:從“一枝獨秀”到“百家爭鳴”、從一天瘋搶到多天狂歡、從有線到無線,“雙十一”變了,市民們對此有著怎樣的體會?“雙十一”給我們帶來了什么?記者進行了調查。
“雙十一”四大變化
觀察 變化一:從有線到無線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市民已經不是單純守在電腦前購物,而是更加青睞手機客戶端,“用電腦多累,”市民小吳說,用手機可以隨時隨地更新購物車,方便多了。
今年“雙十一”,移動端的表現甚為搶眼。天貓移動端成交243.3億,占總成交額的42.6%,而去年只有21%,蘇寧移動端的銷售占比達38.9%。
變化二:從一家到多家
市民張女士在“當當”購買了很多書籍,“很合適,書不像食品或者其他東西,沒時間看可以先放著。”她說。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部分市民的心目中,“雙十一”已經有了更多的選擇。
直到去年,“雙十一”還只是“天貓”一枝獨秀,蘇寧、京東等雖說也參與了促銷,卻不曾公布數據。今年,蘇寧、京東、1號店、當當、亞馬遜等眾電商參與“雙十一”,蘇寧易購交易額同比增幅達487%;京東半天完成去年“雙十一”的交易額;五星電器線下門店當天銷售額突破2億,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91%……
變化三:“剁手黨”減少
“雙十一”的火爆,也帶火了一個網絡問候:今天,你“剁手”了嗎 ?市民小李就是“剁手黨”,“別提了,花了3000多元,在等待包裹的同時,我也思考一個問題,下半月咋過?”小李的吐槽代表了一些人的心聲,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現在更多的市民選擇理性消費。
“今年我主要的目標是家裝方面。”市民洪女士最近正在裝修,所以此次“雙十一”她的主要目標是開關、衛浴等產品,在其他方面的預算就少了很多。今年只花了1000多,而且沒買衣服,有著多年網購經歷的洪女士表示,自己已經學會了理性消費,“只買自己需要的,否則再便宜也不買。”她說。
記者隨機采訪了8位市民,其中4位市民表示不會購買不必要的東西,3位表示透支很嚴重,1位表示沒有參與“雙十一”活動。
變化四:從一天瘋搶到多天狂歡
其實,早在“雙十一”之前,網購達人們就已經狂歡多日了。有著多年網購經驗的董女士說,盡管買了很多東西,但不覺得累,“購物車里都是預售產品,定金付了,剩下的錢當天再給就行。”
而蘇寧的手段更為直接——7日就提前“鳴槍”啟動了購物節。“7日到9日三天,易購在南京地區就斬獲80萬訂單,包括10萬袋大米、5萬件秋衣秋褲、20多萬卷紙品……”有業內人士表示,“將購物節延長至6天6夜,是為了讓消費者更趨于理性,避免一天的沖動消費。”
“雙十一”市民網購愛心包裹
發現 建議:網絡慈善活動應參與進來
“我把今年‘雙十一’用來購物的錢捐了愛心包裹,獻一份愛心。”市民劉女士對記者說,自己過了一個不一樣的“雙十一”,“原本打算買瓶精油的,但現在感覺很充實。”她說,自己經歷了好幾個“雙十一”,但今年最有意義,“不以善小而不為,人總是要做些有意義的事情。以后會考慮帶寶寶一起做,讓他知道惜福、感恩。”劉女士表示,網購固然可以給自己帶來快樂,但遠遠不及獻愛心的充實感。在采訪中,部分市民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雙十一’不應該單純成為購物狂歡節,網絡慈善也應該參與到‘雙十一’當中來。”
部分賣家發貨太遲
吐槽 賣家:加班加點發貨忙 親們多多體諒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很多市民吐槽部分賣家發貨太慢,“本來快遞就爆倉,還不快點發貨,我已經提醒好幾次了,就是不理我。”市民肖先生說。
對此,商家也表示了自己的無奈,“我們現在真的是加班加點了,可還是忙不過來,只能請各位親多多諒解了。”一位買家在店鋪說明中寫道,為了籌備“雙十一”,當地很多網店店主很早就開始為“雙十一”做準備,“人手不夠了,只能跟顧客多解釋了,希望他們能諒解。”一位賣家說。
快遞:招兵買馬備“雙十一”大考
申通快遞官網顯示,11月11日00:00—20:00,天貓平臺訂單量突破2200萬,“雙十一”全天申通快遞全網訂單量超3050萬,再次刷新歷史新高;韻達快遞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雙十一”16時27分,業務量已突破1000萬件,“雙十一”首日全國范圍內已攬收快件達2058萬件;中通快遞數據顯示,“雙十一”全天業務量達到2420萬件。
事實上,我市各大快遞公司對“雙十一”猛增的快件量早有準備,“真的很缺人,沒看車上都貼著招聘廣告嗎?”一位快遞員對記者說,由于快遞業務發展較快,快遞員一直都有缺口。即使是淡季,員工的流動也很頻繁,一方面是這項工作比較累,其次是行業競爭大,員工也會貨比三家,擇優而處。
提示
謹防電信詐騙 有問題及時投訴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多地公安部門提醒,“雙十一”后,各種騙局陷阱可能接踵而至,電信詐騙有時會以客服的名義打著“訂單失效”的幌子行騙。這些騙子會以系統故障沒有支付成功為由,通過發送鏈接等形式套取購買者的銀行等賬戶信息。比較常見的還有退款陷阱。遇到“您買的商品暫時缺貨,想要退款嗎?”這樣信息時,退款切勿讓人遠程指導,應該先查看交易詳情,再通過購物網站退款。
記者從我市消費者協會了解到,目前還沒有接到關于“雙十一”網購的投訴。消協工作人員提醒廣大市民:應該熟記維權渠道,需要維權可撥打12315或到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