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已經過去一周,隨著571億的數據漸成歷史,2.78億的包裹成為人們更為關注的話題,物流爆倉情況在各地逐漸呈現。對2.78億包裹的處理,馬云在《對話》欄目中坦然說道:“我覺得四百億、五百億、六百億這些數字都不會成為記錄,所以我也沒多大的關心,但是我關心在于今天這個情況下,如果賣四百億、五百億,有多少包裹得寄出去,得安全地送到。”
相比于服裝類走快遞的小件包裹,大件家具的物流則更讓人擔心。在全類目前十的排名中,就有兩家家具企業。以3.3億的成交額斬獲家具類目第一、全類目第四的林氏木業,總計賣出約15萬件家具,約高達10萬立方,無疑對企業的備貨、生產、倉儲以及發貨帶來巨大挑戰。
3.3億?如何合理評估訂單量和排產?
在國內家具行業,年銷售過億是一道坎,單日銷售額3.3億元,幾乎就是一個神話。單日銷售額的神話背后,也是對訂單估算、備貨的一個考驗。林氏木業有6大風格,一共有1650款產品,如何能夠做到合理評估?
據林氏木業相關負責人介紹,雖然林氏木業是電商企業,但是工廠還是傳統的生態,工廠一般在12月左右就不接訂單了,林氏木業提前4個月,在8月份即下發了雙11的訂單。“我們有預售機制,也有收藏量、點擊量、熱銷款等數據的參考,根據這些數據,我們會提前規劃好每款產品的數量,然后配備好相應的原材料。一般在11月11日前會生產好30%的訂單,在雙11當天和后期會根據銷售的情況進行調整,雙11過后就馬上開始后續的生產。”
消費者在雙11當日下訂單之后,林氏木業在雙11當日即可從倉庫進行發貨。不過,家具不同其他小物品,考慮到消費者的室內裝修與家具進場時間,林氏木業會在下單時就與消費者確認發貨時間,根據客戶要求的發貨時間發貨。這樣一來,不僅解決庫存壓力問題,也可減輕林氏木業面臨的巨大發貨壓力。
數據化管理為倉儲護航
根據訂單生產出來的產品,會進入林氏木業15萬平方米的倉庫,并用立體貨架儲存家具。每一件進入林氏木業倉儲中心的貨物,都會貼上條形碼,掃描入庫,掃描的信息即刻形成相應的數據進入管理系統,從系統中就能知道每件貨物的動向。林氏木業進一步利用各種參數組成出貨邏輯,并對數據進行歸納統計分析,保證貨物從入到出都是可監控的,以期提高倉庫的周轉率,減低倉儲時間,最大限度地減少儲存時間對貨物的影響。
15萬平方米的倉庫數據化管理,遠不止于此。據林氏木業倉儲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林氏木業倉儲部目前采用了專業的ERP系統來運作。“通過專業的ERP系統的運作,力求把每一個環節的流程、進度、結果都數據化,建立起一個現代化數據化管理倉庫。從入庫到出庫,整個倉庫運作的大流程被分解成許許多多的小流程,整個流程的作業、數據的流動,都通過系統進行,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系統進行檢測和調整。”

從源頭解決:通過改變產品結構和包裝減少破損
家具在運輸過程中的破損問題,是消費者的煩惱,也是家具企業和物流企業的煩惱。家具出現破損之后,責任問題較難追究,物流企業和家具企業之間的責任難以鑒定,但大部分情況最終還是由家具企業來承擔。銷售額巨大的林氏木業,在家具運輸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破損問題。為了降低破損率,林氏木業對自家產品的源頭進行改進。
從林氏木業的產品設計開始,就在為降低破損率努力。在搬上貨車的時候,如果家具過重或者體積過大,就容易出現磕碰。而現代的住宅區多為高樓,配備的人工電梯、樓梯的空間有限,大件家具在搬運上樓的過程中也難免會遭遇到一些磕碰。如何讓家具容易搬上車和卸貨、并能夠適應當代建筑的空間尺寸,一直是個難題。
基于林氏木業強大的數據分析平臺,根據售后提供的數據,分析出容易磕碰的款式和產品位置,林氏木業的設計師們在產品設計時,對家具的相應結構進行改良,例如對產品的重量、可拆卸功能進行相應的設計,在保證產品的舒適度的同時,在結構上做出一定的調整。例如大件的歐式沙發,傳統是不可拆卸的,而林氏木業則把其設計成靠背可拆卸的,在包裝的時候,減少了家具的體積,自然在運輸過程中可減少磕碰,但同時也不影響家具的舒適度。像茶幾、電視柜等家大件具則設計成小件組合包裝,到到消費者手中之后再進行組裝。在包裝方面,林氏木業采用紙箱包裝、紙箱加木架、編織袋包裝、編織袋加木四種包裝方式,根據不同的商品屬性及材質選定不同的包裝,務求最大程度保證產品的運輸安全!
減少中轉次數,選擇專線物流運輸
盡管林氏木業有著較為強大的倉儲管理,但是林氏木業并不自建物流,而是將物流交給專業的物流公司去運營。那么問題來了,專業的物流公司提供的服務能否使消費者滿意?家具在物流運輸中被損壞的事情并不少見,如何保證效率情況下安全的將貨物送達?
在選擇物流合作伙伴時,林氏木業有自己的標準。通過對專線物流服務、貨物破損率、檔口大小、檔口設備、檔口人員、檔口位置、服務對象、口碑等方面進行相應的數據考核,考核合格的才能成為林氏木業的合作伙伴。成為合作伙伴,還只是與林氏木業合作的開始。在合作過程中,林氏木業會有專門的團隊對合作的伙伴進行管理、對接。在合作過程中,林氏木業會要求合作伙伴跟隨林氏木業一起成長,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如果達不到林氏木業的標準,會被林氏木業淘汰掉。
目前,林氏木業的物流合作伙伴,基本是每個省市領域內最專業的專線物流公司。以福建省的運輸物流為例,林氏木業選擇的某物流公司,經營場所70多萬平方米,自有運輸車輛1300多部,以福州為基地,聯結了珠三角、長三角等六大片區物流中心。
據了解,每中轉多一次,貨物損壞幾率增加50%。專線物流服務與傳統的物流運輸相比,大大降低了貨物的破損率。傳統的物流運輸需中轉多次:從企業倉庫提貨中轉到物流公司倉庫,然后從物流公司倉庫中轉到廣州,再中轉至省會城市,再中轉至二三級城市。而專線物流則是直接點到點的服務。林氏木業選擇的專線物流直接從林氏木業佛山倉庫直接發到目的地(包含縣級目的地),大大減少了貨損的幾率。

五包服務,解決最后一公里的煩惱
在家具電商領域,“最后一公里”是行業的一個痛點。為突破這一痛點,林氏木業率先提出“五包”(五包指包長途運輸、包同城配送、包上樓、包安裝、包售后)到家的服務。目前,林氏木業在630個城區提供免費五包到家服務。林氏木業擁有獨立的五包系統,在每個城市擁有自己的服務商。林氏木業會安排專員監督相應區域的服務商,不斷優化服務流程和考核機制,保證做好高效率高服務的配送,提高顧客滿意度。
要保證好3.3億大件貨物的順暢地送到消費者家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幸好林氏木業背后有著強大的服務體系來支撐。從雙11前期的訂單估算、備貨,到后期的倉儲管理和物流配送、服務安裝,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嚴陣以待。正是由于林氏木業對服務體系每個環節的嚴謹,才足以支撐3.3億的巨大銷量,林氏木業對于明年沖刺更高的目標,就更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