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巨頭富士康又要做電商了。富士康近日將其旗艦在線商店從天貓平臺上撤了下來,計劃設立一個獨立的業務部門來經營電商網絡平臺,平臺的產品種類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電視機、電子零配件等電子產品。
作為傳統產業的代表,富士康也許早就不再甘于為他人做嫁衣裳了,在互聯網商業蓬勃發展的今天,它終于準備挽起袖子,大干一場,但事實證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在這一場看似狂歡的盛宴中分到一杯羹,不管你是所謂的富士康還是什么康,在機關槍面前,找不到合適的御敵措施,最終的結果就是被殲滅于無形。
在2010年,富士康經過多年的醞釀,推出“四路門店+一個網站”全消費渠道體系的宏偉構想。在這個體系中,包括富士康與麥德龍合作、意在線下與國美蘇寧對抗的“萬得城”,以“賽博數碼”廣場為主體的IT賣場,以超市為載體的“敢闖數碼”,以及覆蓋三線以下城市的“萬馬奔騰”門店。而線上電子商務渠道,則是“飛虎樂購”。
這個陣容和計劃看起來很美,但最終發展卻令人失望。2013年3月萬得城電器關閉在上海的所有7家門店,折戟沉沙。雄心勃勃的“飛虎樂購”因為空降兵與老員工的內訌、投入過低等原因受阻,重新回到內部網購的定位。而“萬馬奔騰”因為貨源、運營等問題成了“萬馬齊喑”,多地傳出關閉的消息。2014年6月又傳出其已經賣出持有“賽博數碼”的全部48%股份,相對而言較為順利的“敢闖數碼”發展非常有限,難當大任。
傳統燈飾企業 互聯網思維你看懂了嗎?
當年的宏偉藍圖,如今已成了一張廢紙,徹底淪為電商同行的笑柄。
同樣的事情發展在照明燈具行業,傳統燈具企業在在互聯網的大潮之下,是不是必死無疑呢?
面對瓶頸,還能喘氣嗎?
富士康前期的失敗,不能說富士康沒有盡力或者缺少資源,恰恰相反,富士康擁有的資源是很多初創企業所不具備的。但僅有資源,就一定能成功嗎?
互聯網的世界瞬息萬變。馬云曾經說過,競爭已經以小時為單位了。對于傳統企業來說,轉型其實是很難的,并不是說我有了一點互聯網的想法,就代表我就有了互聯網的思維或者說企業就有了互聯網的基因。
富士康前期的失敗,不僅僅是其不理解互聯網商業的運作模式,更是傳統企業在互聯網沖擊下的一種無奈。這并不是很多企業所能克服的。歸結起來,其主要面臨的挑戰有以下幾點。
首先,轉型時刻對既得利益的不舍。
對富士康來說,通過代工獲取的利益遠遠要超過其通過互聯網商業獲取的。當整個公司賺錢容易的時候,一定會抗拒別人搶奪自己的飯碗,更不用說是自己砸掉自己的飯碗。對富士康員工來說,當自己用了多年的技能瞬間消失,甚至是職位也隨之失去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很自然地抗拒。轉型比創業更艱難,連諾基亞這樣的科技巨星,轉型都如此艱難,其他公司更是如此。
本文導航
- 傳統燈飾企業 互聯網思維你看懂了嗎?(1)
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