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正成為一種普遍的生活形式,3月12日,四川省統計局發布了《四川“3·15”消費者權益日專項調查報告》。在進行過網上購物的受訪者中,當前受訪者對網上購物安全可靠性的認可率為78.3%,認可率下降了5.6個百分點。表示網上購物“很安全可靠”的占4.2% ,“ 基 本 安 全 可 靠 ”的 占50.9%。進一步問及表示網上購物“不太安全可靠”和“很不安全可靠”的受訪者其原因時,選擇“商品質量難以保障”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假冒、仿冒名牌商品多”,第三是“存在虛假宣傳承諾”。
網購家具問題多
那么,正在興起的網購家具,究竟如何呢?為此,華西都市報《裝飾家》版面,近期在對網購消費者的調查中發現,送貨周期長、貨不對版、售后服務難成為家居電商的最大問題,而家居電商正成為消費者的“店傷”。
家住新南門的胡女士在一家名為“阿里丫丫”的網店上選購了一個五斗柜,“當時我看評價不錯,又是皇冠店,所以就買了他們的五斗柜和幾個柜子”,然而煩心事就此開始,“柜子送來的時候,跟圖片相比少了個飾品”,胡女士說,既然不影響使用,也沒有找商家理論,然而,過了不久,五斗柜的抽屜打不開了,于是,胡女士與廠商交涉,“但他們說是使用的問題,拒絕派師傅上門解決,太麻煩了,早知道,我就不在網上購買了,在實體店購買,至少能夠出了問題找到人”。胡女士覺得很后悔。
專家建議多比較
本報的調查表明,目前網購家具送貨延遲、送貨過程中產生的家具磕碰損傷,以及安裝故障都是常見的問題。尤其在雙十一、雙十二這樣的電商節、以及國慶、春節等重大節日前后,由于訂單量相對集中,廠家在供貨及安裝等環節上較易出現問題。
在網購家具過程中,以人造板材冒充實木,以普通木材冒充高檔木材,設計抄襲大品牌,尺寸標稱與實際不符等現象普遍存在,消費者如果沒有一雙火眼金睛,往往難以避免遭受損失。而當消費者發現類似問題要求退貨時,商家就會要求其支付高額的物流費,迫使其放棄維權。
在新的消法中,對于網購物品,遇到的問題得不到合理解決,消費者有權提出退貨。但目前來看,家具退貨難依然是家居電商的最大問題,遇到退貨,商家往往對問題鑒定提出諸多要求,如果運輸環節委托了第三方物流公司,在責任認定上又增加了不小的難度,雙方踢皮球的局面仍然存在。
為此,專家建議,在網購家具前,先到家居實體店看好實際的商品,對家具的規格型號、材質、工藝、款式、顏色等細節,及家具檢測報告、三包證明等了解清楚后,再網上下單。
華西都市報記者呂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