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味食品對于因暑熱濕邪所致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口舌干燥、腹瀉等癥具有很好的療效。從現代營養學角度來講,認為這些酸味食品,主要是一些時令水果,是每天飲食中維生素、礦物質和食物纖維的主要來源,是合理飲食結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員。《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建議每天應吃100~150克水果。
別看這些食物吃起來酸酸的,帶酸的食品可消除由酸性體質引起的身體疲乏、記憶力減退、腰酸腿痛、四肢無力、頭昏、耳鳴、睡眠不實、失眠、腹瀉、便秘等。
但是吃酸也有一定講究。中醫認為若五味偏嗜、失調,會引起相應的疾病。各種食物的性味不同,也會引起相應的疾病。如桃子、李子、杏子、楊梅、荔枝、石榴等性溫熱,對于虛寒體質的人來說,溫熱的水果無疑是這些人的補寒佳品。但吃多會生內熱、發脹、生癤,口舌齦腫出血,反而對身體有害。而桑椹、橄欖、柑橘屬于寒涼性的。實熱體質的人夏天代謝旺盛,出汗多,經常臉色通紅、口干舌燥、易煩燥、容易便秘,可適當多吃點。但多吃則可傷脾胃,胃痛病者應忌食。蘋果、葡萄、梅子、枇杷、山楂等性平則介于寒涼與溫熱之間,具有健脾、開胃、補腎、補益身體之攻效,適用于一般人。從營養角度來講,若酸味食物吃得太多,必定會影響其他食物的攝入,而健康飲食講究的是均衡合理,所以在多吃酸味食物的同時還要兼顧其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