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豆科植物大豆的種子。用大豆制成的豆漿、豆腐,不僅易于消化,醫療保健保健。近年來,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常吃大豆制品還可以預防高血壓。
大豆營養極其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纖維素、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D、維生素E、煙酸等。其中,蛋白質含量極高,每500克黃豆,蛋白質含量達36.3%,并飽含人體必須的8種氨基酸,故大豆被人們稱作“植物肉”或“綠色牛乳”。
由于大豆含有較高的精氨酸,而精氨酸是人體調節血壓的重要物質,它是血管內皮衍生物-氧化氮(NO)的前體,而NO是重要的血管舒張劑,它的含量增高,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壓。據國外研究者和我國科學家發現,每日補充大豆蛋白40克,可以預防高血壓,并對腦卒中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預防發揮重要作用。日本初和醫科大學的中山教授亦發明用食醋泡過的大豆來防治便秘、治療高血壓、肥胖癥、糖尿病等,并用其預防動脈硬化和腦血栓,取得了一定的療效。
由于大豆是價廉物美的優質蛋白質,最適合制成豆制品食用,但直接吃干炒大豆,消化率不到50%,即使吃煮黃豆,其消化率也只有65%,但加工成豆腐、豆漿或其他豆制品,消化率可達95%以上。因此,建議大家經常食用豆腐、豆漿,每日40~50克,并作為一種新的調整生活方式預防高血壓的有效補充手段。
值得提醒的是,對血尿酸濃度增高者或患有痛風的病人,因豆制品中含嘌呤較多,故需慎食。此外,因豆腐中含有較多的鈣、鎂,在服用四環素類藥物的病人不宜食豆腐,因四環素遇到鈣、鎂會發生絡和反應,影響四環素在體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