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口水、偏食、吮手指
易致寶寶“爛嘴”
鄭州市兒童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裴蓉介紹,小兒口角炎主要表現為口角起小泡,口唇周圍有細小的裂口,上面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痂皮,同時伴有輕度的糜爛水腫以及少量出血。繼發感染時,患兒會感到口角疼痛,并有灼熱感,裂口往往不易愈合。“患小兒口角炎的情況一般農村比城市多。”
之所以秋冬季高發,主要因為干燥的秋季口唇容易干裂,許多孩子因干裂不適而喜歡用舌頭舔上下嘴唇及口角,原本是想用唾液來滋潤,結果越舔越干燥,甚至開裂、出血、疼痛加重,或合并感染。
“因為唾液中有蛋白質、淀粉酶等物質,舔在嘴唇上,經冷風吹刮,水分蒸發,淀粉酶粘在嘴唇上,反而使干燥程度更嚴重。”裴蓉介紹,對于小寶寶來說,口水過多使口角潮濕也會導致口角炎,所以,家長一定要勤給寶寶擦拭口水,保持口角干燥。
再者,冬季新鮮蔬菜較夏季少,有些兒童偏食、挑食,容易導致體內維生素B2(核黃素)和鋅攝入不足,也是導致小兒口角炎發生的原因之一。裴蓉介紹,人體如果缺乏核黃素,就會影響體內生物氧化的進程而發生代謝障礙,出現口角炎、唇炎、舌炎、黏膜皮膚干燥等。
此外,裴蓉還介紹,孩子吃零食、啃鉛筆、吮手指等不良習慣也容易導致口角炎。
2.預防小兒口角炎
先從飲食調節著手
裴蓉介紹,小兒偏食、挑食,容易導致體內核黃素攝入不足。家長在平日注意孩子的膳食平衡,在葷素搭配的基礎上,可給孩子吃些富含核黃素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禽蛋、牛奶、豆制品、胡蘿卜、新鮮綠葉蔬菜等。盡量做到烹調方法合理,如淘米次數別過多,蔬菜先洗后切等,避免核黃素的破壞與丟失。另外,平時應讓孩子多喝水,多吃些有生津、止渴、滋陰作用的梨、荸薺、藕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