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即將迎來75周年校慶。人大校長陳雨露表示,人大校慶當天不舉辦以少數領導和嘉賓為主題、部分師生和校友參加的傳統慶典大會;不按行政級別對校友進行排序,不局限于關注少數重點校友;校慶年用于校慶花銷全部來自社會捐款,不使用國家預算內經費。
據了解,目前人大獲得了70%的捐款行動或承諾,還有30%需要努力。截至昨日,已籌集到2億多元辦學經費,其中將有幾百萬元用于校慶活動。陳雨露介紹,校慶花銷全額向社會募捐在國外一流大學屬一般做法,而在國內高校做出全額向社會籌集承諾的并不多,所以人大會感覺壓力比較大。
“公益校慶”
在京組織百場講座
昨日,陳雨露表示,本次校慶將回歸校慶本位、回歸大學本位,著力打造“公益校慶”、“學術校慶”、“你我共同的校慶”三大活動體系。
作為該校“公益校慶”的重要體現,昨天下午,人大新聞學院院長、原國新辦主任趙啟正在海淀區中關村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為社區居民作“開拓公共外交的意義”的講座,拉開了人民大學75周年校慶“百場社區公益講座”的序幕。陳雨露說,人大將組織近百名知名學者在9月底至10月在北京各個區縣舉辦一百場公益性、惠民性講座。
參與“百場社區公益講座”的學者大部分是各個學科的帶頭人,包括徐悲鴻之子徐慶平、法學院刑法學教授何家弘、環境學院院長馬中、著名社會學家鄭杭生、作家閻連科、勞動人口學專家鄭功成、農業與農村問題專家溫鐵軍、國際關系“名嘴”時殷弘和金燦榮等。
“學術校慶”
人文社科獎獎金100萬
“學術校慶”將重點體現在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獎評選中。該獎項首次設立“吳玉章人文社科終身成就獎”,人文、社科領域各一名,每人獎勵100萬元,使之成為與“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齊名的榮譽。
對于“你我共同的校慶”這一主題,陳雨露解釋說,幾乎所有的校慶活動創意都來自于師生,有別于傳統校慶活動自上而下的安排。(新京報 記者 郭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