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培訓機構別輕信“口頭承諾”
出國留學謹防“黑中介”
購買數碼產品、忙著整形美容、去教育培訓機構學習……高考過后,考生們又開始新一輪消費熱潮。昨天,遼寧省工商局12315投訴舉報中心發布“后高考”時期的消費警示,主要針對數碼產品消費、旅游消費、整形美容消費、教育培訓消費和出國留學消費五個部分。希望更好地引導廣大高考生理性消費。
購數碼產品警惕“特價”
有些經營者為了吸引學生和家長的注意力,在柜臺上對某個型號的數碼產品標注“開學特價”的字樣。遇見消費者咨詢,還會對該“特價”產品進行天花亂墜的描述,許多高考生和家長沒有對該型號的數碼產品進行考察,就信以為真,盲目購買。買后才發現所謂的“特價”產品,卻是“高價”產品,找到經營者補差價或是退換,卻被拒絕。
此外,數碼產品具有科技含量高、更新速度快的特點。隨著新技術的應用,產品性能不斷得到“升級”,“舊款機”很快就為市場所淘汰,但有不法經營者為了促銷“舊款機”,抓住消費者不懂技術這個弱點,常在專業術語上混淆概念,誤導消費者。
到美容院整形先看有無資質
“后高考”時期是準大學生整形美容的高峰期。一些商家抓住準大學生的心理,大搞消費陷阱。一些美容院根本不是醫院,根本沒有實施整形外科手術的資質,卻打著整形美容醫院的牌子招攬生意。
此外,一些美容整形機構用國產的價格低廉的藥品和器械冒充進口,借以抬高價格,或者是故意編造一個非常拗口或看上去洋氣十足的名字,讓高考生和家長云里霧里不明所以,最終多花了不少冤枉錢。千萬不要相信“無痛無痕無風險”的說法,那些在雙眼皮、隆鼻、墊下巴、豐胸等整形廣告中頻頻出現的字眼只不過是一種煽動宣傳,任何技術都不可能避免疼痛和疤痕。
去培訓機構勿聽“口頭承諾”
“后高考”時期,一些高考生想要通過校外教育機構和社會辦學機構進行補習,來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以及一些藝術的技能,為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做準備。
調查發現,有些培訓機構沒有相關的資質許可就辦學;宣傳和實際授課不符,教師能力良莠不齊;有些培訓機構不履簽合同協議,只是口頭承諾,而且不出示有效憑證,出現問題后消費者難于舉證。提示廣大高考生,選擇各類培訓機構時,一要注意看清是否有辦學許可證。二要注意查實和分辨廣告信息內容。例如,有些外語培訓機構都是打著外教、名師的名義來進行宣傳,尤其是對打著其與外國某學校聯合辦學的更應加以防備。同時高考生應注意對主動上門服務者查實身份。三要注意簽好協議。
出國留學謹防“黑中介”
高考結束后,部分學生會選擇出國留學。不少非法中介掛靠在有資質的中介名下,靠交管理費獲取“身份證”。在開展具體業務時,非法中介利用考生和家長對留學情況了解少的弱點,收取上萬元的服務費或者咨詢費。等考生和家長拿到外國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后,就要求對方交納數十萬元不等的學費和服務費尾款。當學生到國外上學后,發現學校質量不行或者不是自己所要學的專業,再回頭找中介時,非法中介早已“人去樓空”。
建議家長們找留學中介機構時,應先查驗其是否具有教育部頒發的“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機構資格認定書”以及當地工商管理部門頒發的允許其開展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業務的營業執照,并注意執照上的經營范圍是否符合國家對出國留學中介就業范圍的規定、注冊地點與經營地點是否一致。要通過正規渠道了解擬留學院校的資質情況,應查看駐外使領館對該院校的認證文件,了解中介服務機構是否與該院校簽署了合作意向書或協議,以及該合作意向書或協議是否報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確認。
旅游權益受損要理性維權
“后高考”時期,許多高考生都會和同學或是家長選擇旅行游玩。選擇外出旅行的高考生,出發前應關注并了解旅游目的地交通、住宿、游覽、氣象、衛生等動態的旅游信息,便于及時調整旅游行程安排計劃。如果是出境旅游請謹慎或避免前往近期恐怖襲擊頻繁發生、安全形勢惡化或局勢不穩的國家和地區旅游。
如果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旅游項目、路線或行期變更時,要依法理性維權,合情合理地表達合法訴求,避免因維權方式不當給自身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傷害。(沈陽晚報、沈陽網主任記者 張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