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又一年畢業季的來臨,就業與創業再次成為大學生討論的熱門話題,有關專家分析:就業能為缺乏社會經驗的大學生帶來更多的實踐機會以彌補自身所缺;而創業是一把雙刃劍,暗藏機遇和風險,但能讓大學生得到磨練和更全面的發展。面對“找婆家”和“做老板”兩條不同的出路,你怎么選?
講述
大學打下創業基礎
他因所學專業而選擇創業
楊華去年畢業于云南大學,學生物技術專業的他,畢業后義無反顧的選擇創業,與身邊的同學一道,在導師的指導下成立了自己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楊華說:“我自身的專業是一門技術活,通過本科4年和研究生3年的學習,在實驗室中掌握了較為前沿的生物科學技術,還未畢業團隊就能為相關科研機提供科研技術指導。”隨著畢業腳步的臨近,楊華和同學們開始思考自己的前途和發展。楊華覺得,枯燥的工作崗位很容易讓自己的專業學習能力被消磨。“我們對科研的激情就是來自于專業興趣,所以最后決定一起創業,共同承擔風險,共同分享利益,最重要的是尋求一個無拘無束、自由的工作環境。”
如今,楊華的創業項目已運行半年,憑借扎實的專業技術和廣闊的視野,他和團隊已經接到了200多萬的技術單。楊華表示,“我們現在并不看重經濟效益,而是市場積累和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只要方向對了,創業,一切皆有可能。”
數據
2014年成為“更難就業季”
省內大學生畢業人數超去年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已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據統計,2013年我國高校畢業生達到699萬人,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而2014年在此基礎上仍有增長,預計將突破700萬人,成為2013年后的“更難就業季”。
云南省情況如何?記者從今年就業工作座談會上了解到,2014年省內高校應屆畢業生規模將達到15.4萬人,較去年增加1.6萬。面對刻不容緩的就業形勢,我省將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就業工作首位,通過拓寬就業渠道、引領創業、見習提升等多項舉措,為高校畢業生創造充分就業機會,全面開展對有就業意愿的離校未就業畢業生進行實名制就業服務登記和一對一就業援助工作。
考量自己的能力
先就業積累經驗再起步創業
范志超來自于曲靖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云南民族大學畢業后,他應聘到一家效益不錯的民營企業,在公司負責銷售和公關維護。
“畢業之前也有創業的想法,但一方面,我沒資金、沒關系,家庭條件也不允許我去瞎折騰,我迫切需要找到一份工作養活自己,并力所能及的為家庭提供應有的幫助;另一方面,當時雖然知道創業錢來得快,且有創業的想法,但沒有合適的切入點,只能在心中保留這個夢想,并等待實現的機會。”范志超告訴記者。
成功總是青睞于有準備的人,已經在民企工作了3年的范志超,因為工作性質,接觸到各行各業的老板和企業家,對所在行業的市場需求敏感度較高。一次,在與客戶商談的過程中,他發現了新的商機。于是,范志超成為了這個客戶云南銷售部的負責人,并每年參與分紅。現在的范志超,每年有上百萬分紅,已經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小老板。
以創業帶動就業
我省今年將扶持12萬人創業
值得一提的是,從2009年到現在,我省通過“貸免扶補”等工作,共扶持35萬人創業,帶動了180萬人就業。以去年為例,我省通過“貸免扶補”政策扶持4926名大學生創業, 占該政策扶持創業人數的8.2%。
云南省就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省創建大學生創業園區55個,入駐項目600多個。而在今年3月舉行的“2014中國創業服務峰會暨中國創業咖啡聯盟年會”主題演講和圓桌會議上,云南省就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我省將扶持12萬人成功創業,省財政在去年專項資金的基礎上增加1億元創業資金,專門用于扶持創業。
微言大義
@王曉-濤:創業與就業的關系:創業是就業的基礎,就業是創業的內容。
@濟南智聯教育:創業就業該選哪一個?在大學畢業生中,有一部分同學敢想敢拼,希望能夠自主創業。不論結果怎樣,相信有機會創業將為他們的人生增添一份不尋常的經歷。不過,創業對資金、管理能力、社會關系等條件要求較高,而這些條件大部分大學畢業生都不具備、或者不完全具備,因此即使你能力很強,也最好三思而后行。
先就業還是先創業聽聽專家怎么說
觀點:把就業指導和職業輔導擺在重要位置
西北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副教授 劉磊
高校應把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輔導擺在重要位置。處于大學階段的大多數學生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方面仍不夠成熟和穩定,在“就業難”、“畢業就等于失業”等負面因素影響下,如果不能得到系統科學的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輔導,容易產生迷茫和彷徨的情緒。
目前,許多高校都將就業指導工作列入高校常規工作,還應當將就業指導與職業生涯輔導有機統一起來;與形勢政策課、大學生道德修養課等課程緊密地結合起來。任課教師不僅傳授學科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讓學生學到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職業工作者。
觀點:創業之前先積累經驗
云南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副教授 蔣暉
大學生創業其實就是一種就業,如果成功,將極大帶動就業的發展,不僅實現創業個人的直接就業,還間接帶動了團隊的就業。
創業有一定的風險,它可能成就一個人也可能毀掉一個人,一定要謹慎。但是如果一個人不是倉促的創業,而是從小特別是初高中的時候就有創業的種子在心中萌芽,并在大學期間又做了一些創業實踐,這種情況應該被鼓勵去大膽創業。但另一方面,如果只是因為萌生了一種想法就決定去創業,這是不可取的,一定要讓他認知創業的艱辛,如果仍然堅持,不畏創業中可能碰到的困難,那么,也可以進行嘗試。希望大學生在創業之前先積累一些行業和社會經驗,然后在選擇創業,這樣的風險將會大大降低。
觀點:個人選擇還是要先從自身出發
昆明理工大學職業發展教育辦公室主任 洪云
創業在現在呈現和傳統的工業時代不同的特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企業的建立、運作與管理不再全是以前大而全的方式,服務行業的高度細分、體驗經濟的興起、互聯網形成的個人與世界鏈接的接近零成本,這使得大學生的創業變得更有可能。
就業和創業并沒有所謂完全正確的先后關系。成功就業是成功銷售了自己,成功創業是成功銷售了自己及其團隊提供的服務。這其中,難度大有不同。因此,在做出選擇的時候,建議先從自身出發。
記者 馬粒(春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