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區展示終身學習成果
上個月底,家住渝中區七星崗的王婭全在渝中學習網上用150個積分,兌換了一張山城老年大學的鋼琴課學習卡。原來,渝中區的居民通過登錄網站、在線學習、交流互動等學習活動獲得積分,可以兌換相應獎品或學習機會,這是渝中學習網推動全民學習的一個創新之舉。
昨日,由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中國教科文全委會秘書處、中國成人教育協會共同主辦的2014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全國總開幕式在重慶舉行。
渝中學習網一萬多家庭注冊
在昨天的開幕式現場,我市各區展示了近年來終身學習的成果。在渝中區展臺附近,電子圖書借閱機和渝中學習網市民學習卡這兩項數字化學習平臺吸引了大家注意。
據了解,渝中學習網自2011年10月正式開通上線,這個渝中區居民數字化學習平臺已經擁有注冊家庭12880戶,累計在線學習近百萬人次。通過這一平臺,數字化學習方式逐步被廣大渝中區居民所接受和認可,而依托數字化的時空優勢、資源優勢,渝中區居民的學習方式也變得更加多彩,學習層面實現了更加多元。
渝州路社區學校剪紙成品牌
在九龍坡區的成果展示中,重慶晚報記者看到幾位大媽正在剪紙,剪紙作品中包括名人像、喜鵲、駿馬奔騰等,惟妙惟肖。這幾位大媽學習剪紙一年多,都來自九龍坡區渝州路街道社區學校。
據渝州路街道社區學校校長助理張軍介紹,在該社區學校,老年人可以學到唱歌跳舞、蜀繡剪紙、烙鐵畫或攝影,老師都是各個領域的外聘專家。除了老年人,年輕人也可以在社區學校學習到行為禮儀、社交技巧等實用課程。
“目前正有打算在渝州路街道選擇一處店面,將大媽們的剪紙作品出售,其中一部分作為他們的報酬,剩余的就捐獻出去。”張軍說:“我們的剪紙現在已經是一個品牌了。”
全市已有110所社區學校
重慶晚報記者了解到,近3年來,全市投入社區文化設施和終身教育經費16.54億元,已建成國家級示范區2個、國家級實驗區1個;市級示范區8個、市級實驗區3個,各類成人學校940所,社區學院13所,社區學校110余所。
近年來,重慶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開展“學習型社會、創新型城市”創建活動的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加強社區教育工作的意見》,對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城市進行了系統的規劃與整體設計。
此外,目前覆蓋重慶城鄉的四級社區教育辦學網絡已基本形成,數字化、網絡化的社區教育課程資源已基本健全。基本實現了社區教育與社會文化、社區教育與社會宣傳、社區教育與社會管理的有機結合。近兩年來,全市已培訓320余名社區骨干管理人員和200余名教師,社區教育志愿者1萬余人次。
重慶晚報記者 張莉萍 史宗偉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