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校醫社攜手,守護學生心理健康
原標題:家校醫社攜手,守護學生心理健康寒假迎來尾聲,各地大中小學生也陸續返回校園。新學期,孩子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備受家長、學校和社會關注。相關數據顯示,當前我國大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總體良好。但是,學生…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2-22 -
春風行動服務高校畢業生就業
原標題:春風行動服務高校畢業生就業記者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獲悉,為營造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良好氛圍,推動用人單位與高校畢業生供需匹配,各地依托春風行動熱潮,推出高校畢業生專場服務活動。據介紹,2月22日,河…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2-22 -
延續冬奧夢想 冰雪之花在校園綻放
原標題:延續冬奧夢想 冰雪之花在校園綻放從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小海陀山腳下的“夢起源”滑冰館,到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短道速滑(青年組)的賽場,來自北京延慶的18歲小伙何一鳴逐夢冰雪,他希望下一站是世界大學…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2-22 -
去法國讀高商 這些信息要知道
法國巴黎高等商學院一角。 資料圖片 劉明明在法國學習管理學,他說申請留學前,自己做了不少功課。“法國除了綜合性大學外,其高等教育體系還包含了高等精英院校,其中以商科領域的高等…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02-22 -
留荷學子 共慶新春
中國學生和荷蘭學生一起參加游園會活動。 全荷學聯供圖 本報電(張舟)日前,全荷學生學者春節聯歡會(以下簡稱“全荷春晚”)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辦。全荷春晚由中國留荷學生學者聯合會…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02-22 -
時代愿景 吾輩使命(學海泛舟)
黨新元在學院年度研討會上演講。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黨新元(左一)在博士中期答辯后與評審老師合影。黨新元獲國家留學基金委的資助,目前在比利時魯汶大學進行建筑物理與可持續性設計博士研究。比利時魯汶大學有…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02-22 -
廣東計劃新增公辦普通高中學位13萬個
據新華社電(記者鄭天虹、楊淑馨)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獲悉,在2023年廣東新增基礎教育公辦學位61萬個基礎上,今明兩年廣東計劃新增公辦學位學前教育13萬個、義務教育80萬個、普通高中13萬個。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02-22 -
科學家發現分子高激發態漫游反應通道
據新華社電(記者張泉、王瑩)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我國科學家利用大連相干光源發現了首例分子高激發態的漫游反應通道,表明漫游反應在化學反應中普遍存在,為理解和預測化學反應提供了新視角。 該研究由中國…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02-22 -
我的寒假生活
何葦杭韋楷時周子祺姚騫然賀遠航劉子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何葦杭北京市清華附中朝陽學校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每年寒暑假,父母都會帶著我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領略不同的風土人情。今年寒假,我到了三晉大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02-22 -
打造高質量的高校思政課(專題深思)
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否在立德樹人中發揮應有作用,關鍵看重視不重視、適應不適應、做得好不好。”高校辦好思政課,需要在教學…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2-21 -
以法治方式推進愛國主義教育的根本之舉
今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以下簡稱“愛國主義教育法”)施行,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關于愛國主義教育的法律。愛國主義教育法分為總則、職責任務、實施措施、支持保障、附則,共5章40條,對愛…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2-21 -
湖北襄陽舉辦“春風行動”招聘活動
2月18日,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文化中心廣場人頭攢動,襄陽市“春風行動”大型招聘活動正在舉行。在藍色的雨棚下,楊艷拿著崗位簡介宣傳單,給前來咨詢的求職者介紹工作的具體細節:“我們的培訓都是免費的,學員每天…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02-21 -
我國科研團隊實現對家蠶的高通量基因編輯
原標題:我科研團隊實現對家蠶的高通量基因編輯2月19日記者獲悉,西南大學馬三垣、夏慶友團隊利用CRISPR對非模式多細胞生物家蠶進行高通量基因編輯。該研究在家蠶個體水平上首次構建了全基因組CRISPR文庫,并對部分突…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2-21 -
用數字技術帶海外文物“回家”
頭戴VR眼鏡設備,手持遙控手柄,便能頃刻間置身于響堂山石窟,眼前慢慢浮現造型生動、神態安詳的佛像和色彩斑斕、線條流暢的壁畫……這是太原理工大學藝術學院文化遺產數字化團隊對響堂山石窟文物數字化采集的工作成…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2-21 -
開展特色研學 打造流動課堂
圖為非遺項目剪紙文化傳承人趙娜帶領學生們體驗剪窗花民俗。王聰攝東北大花鋪滿床鋪,福字、春聯貼上窗戶,桌子上擺滿凍梨、凍柿子,墻壁上掛著“辣椒”“土豆”,列車員小姐姐變身“村花”扭起了東北大秧歌,身著吉…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2-21 -
2024年“中學生英才計劃”冬令營舉辦
原標題:為基礎研究挖掘更多“好苗子” “在基礎研究的道路上,我們希望吸引更多優秀中學生參與,跟隨我們的步伐繼續向前。”近日,2024年“中學生英才計劃”化學學科冬令營在武漢大學、浙江大學和北京大學三所高校…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2-21 -
依托高校創新資源 建設科普傳播高地
圖為小學生到中南大學國家自然資源科普基地參加科普活動。 中南大學供圖日前,自然資源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通知,公布了2023年國家自然資源科普基地名單。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中南大學地球科學創新中心、成都理工…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02-21 -
志愿者助力旅客返程
原標題:志愿者助力旅客返程“阿姨,您坐哪趟車?您帶好孩子,箱子和包我來拎。”近日,身著藍馬甲的蘭州鐵路局迎水橋車站中衛站青年志愿者祁源一手推著行李箱、一手拎包,幫忙把帶小孩的旅客送進候車室。今年春運,…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2-21 -
柑橘油胞發育之謎被破解
原標題:柑橘油胞發育之謎被破解日前,《科學》雜志以封面論文形式發表了華中農業大學柑橘團隊鄧秀新院士、張飛教授課題組題為《柑橘油胞發育與精油合成的分子調控》的研究成果。研究以柑橘油胞為新模式系統,揭示了…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2-21 -
分子影像與醫學診療探針創新平臺啟動建設
日前,由北京大學牽頭建設的分子影像與醫學診療探針創新平臺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該項目將實現全生物體尺度成像模態融合,補齊國家生物醫學成像大科學裝置的功能短板和最后一塊“拼圖”,計劃2026年驗收投入運行。此…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2-21 -
陜西師范大學助力邊疆教育質量提高
原標題:“紅燭苗圃”的故事“這里的小學生從小就明白他們是守邊人的孩子,有與生俱來的家國情懷,能夠深刻體會什么是家、什么是國、什么是和平。”在距離國境線僅有400米的云南省臨滄市鎮康縣南傘邊境完全小學,副校…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2-21 -
中俄青少年冰球邀請賽河北唐山揭幕
據新華社電(記者楊帆)2月19日,2024中俄青少年冰球邀請賽在河北省唐山市高新區滑冰館揭幕。來自中俄兩國的19支隊伍、240余名青少年運動員參與角逐和交流。 比賽為期5天,中國方面有來自北京、天津、長春、沈陽、哈…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間:02-21 -
高校輔導員評職稱,更重育人實效
近期,山東大學深化輔導員職稱制度改革,提出“落實‘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單列計劃、單設標準、單獨評審’要求,在思政系列職稱評審中,取消科研論文、項目等‘必選’前置要求,推行體現立德樹人貢獻的代表性成果‘多選…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2-20 -
激發活力是教師管理體制改革的關鍵點
教師退出機制并非新鮮事物,在我國最早可追溯至教師法中關于“基于行政處罰或者解聘”的相關條款。隨著時間推移,國家層面的教育改革文件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2-20 -
教師成長,“臨界點”怎樣成為“轉折點”
新時代教育事業發生的格局性變化、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時代使命,對教師隊伍能力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最近幾年,教師退出機制備受矚目。這是教育人事改革中比較復雜的問題。回到激勵每位教師勝任崗位的初衷,假如面…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2-20 -
中小學教師如何實現能上能下、能進能出
近年來,不少地區提出要加強對中小學教師的年度考核和考核結果的應用,建立教師退出機制,以優化教師隊伍、提升教學質量。對此,有網友表示支持,認為這能有效避免教師“躺平”現象;也有教師直言:“平時教學工作已…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2-20 -
以教育家精神引領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以教育家精神引領教師隊伍高質量發展堅守三尺講臺三十九載的山村教師楊紅軍在為學生授課。新華社發2023年9月,在第三十九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全國優秀教師代表,明確提出并深刻闡釋了中國特有…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2-20 -
“不拘一格評人才”的氛圍正在形成
一位年近九旬的退休副教授、一句“學歷和能力能劃等號嗎”的發問,在本報掀起了一場關于人才觀、成才觀的大討論。討論聲中,既有不少讀者對于學歷歧視的困惑,也有用人單位、組織人事部門對于“高學歷、低能力”“海…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2-20 -
全國人大代表張詠梅:加強涉未成年人文創產品監管
原標題:加強涉未成年人文創產品監管“看看這些低俗的‘美少女’手辦!”翻看著手機里的一張張圖片,張詠梅憂心忡忡。大年初九,她早早就來到辦公室,寫下了準備帶到全國兩會的建議——《關于進一步加強面向未成年人…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2-20 -
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人才隊伍支撐
原標題: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人才隊伍支撐近日,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文件明確提出“壯大鄉村人才隊伍”,進一步強調了人才培養對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為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擘畫了路線圖。鄉村振興,關鍵…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