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網5月19日消息:美國《華盛頓時報》18日發表美軍太平洋艦隊前司令、退役海軍上將詹姆斯·萊昂斯的文章,質疑美國國防部長蓋茨有關削減美國海軍項目和預算的政策。萊昂斯稱,美軍應在澳大利亞西部的弗里曼特爾港口部署一個航母戰斗群,以防范在印度洋區域行動范圍日益擴大的中國海軍。
文章稱,5月3日,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在年度海軍聯盟展覽會上發表演講時,高度肯定了那些專業的海軍人員——不管是在海上或伊拉克及阿富汗大陸,他們都在認真履行其全球職責。之后,蓋茨又為美國海軍及美國的未來的重大變化奠定了基礎。
蓋茨指出,與許多國家的軍隊相比,美國海軍及海軍陸戰隊都擁有絕對優勢。他也承認說,美國擁有全球義務及責任。不過,蓋茨也表示,鑒于美國當前及未來所面臨的不對稱威脅,他懷疑是否有必要保持這一優勢。
蓋茨承認稱,在阻止重大戰爭、投射兵力以及保護重要海上航線方面,美國海軍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任何意外情況下,每位總統都會提出同一問題:“航母在哪里?”因此,美國人不能因為注意力分散或疏忽大意而使這些核心能力與技能出現萎縮。
蓋茨認為,與對硬件質量的依賴程度相比,美國海軍未來最終對領導者水平的依賴會更大。不過,這卻為今后削減預算奠定了基礎。毫無疑問,美軍必須擁有具備先見之明的領導階層,就像過去一樣——這些領導者之所以取得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華盛頓政府向他們提供了其所能獲得的最好裝備及技術。
蓋茨指出,當前,美國已經擁有了11個核動力航母攻擊群,而其他國家則連一個航母攻擊群都沒有。有鑒于此,美國僅憑這些部隊便能履行其全球義務。美國已經不需要通過建造本國航母來攻擊他國航母。中途島戰役早就結束了。
文章稱,蓋茨沒有提及的一個事實是:中國現在正積極發展本國海軍常規兵力投射能力,到21世紀20年代時,北京政府將會獲得多艘航母,或許還伴有先進的第五代戰機以及重要的兩棲部隊。而且,中國已經研制出了核彈道導彈及攻擊性核潛艇。不容忽視的是,俄羅斯當前也在對其軍隊進行現代化。對此,奧巴馬政府似乎只是簡單地希望忽略這些正在逼近的威脅。
萊昂斯表示,他同意蓋茨的說法,認為雖然美國海軍的水平日益下降,但它仍是當今世界上占據支配地位的海上力量。不過,萊昂斯也指出,美國海軍應該替未來做準備。現在,受美國造船計劃的影響,該國海軍正站在一個重要路口上。對此,蓋茨表示,遠程反艦巡航及彈道導彈,可能會使價值150億美元的航母身陷危險之中。蓋茨進一步指出,美國還將面臨復雜的導彈威脅——而所有這些都可能會破壞美國60年來在太平洋所擁有的避難所。
萊昂斯稱,美國國防部一定是納稅人的錢的“好管家”,但事情并不一直是這樣的。例如,蓋茨稱“朱姆沃爾特”DDG-1000驅逐艦的造價是最初預算費用的兩倍。對于第一種可隱身、配備最新雙波段雷達的艦艇而言這不足為奇,而且未來其造價還有可能會繼續提高。目前,美國正按照成本與時間表建造這種艦艇,一旦配備反彈道導彈能力的話,它就能夠預先攻擊中國反艦彈道導彈。
另一方面,蓋茨未提及花費“伯克級”驅逐艦DDG-51重啟項目飛漲的成本——由于該項目可滿足當前及未來威脅需要,所以得到了美國政府的資金支持。萊昂斯稱,首艘DDG-51驅逐艦目前造價約為30億美元,而且只擁有極小的反艦彈道導彈能力。最重要的是,該艦艇僅有“一半艘艦艇壽命,”因為其并無應對威脅所需的發展潛力,而且也不得不在15年內被取代,美國海軍負擔不起這樣高昂的代價。重啟DDG-51項目的實際成本還是個未知數。
蓋茨在吹噓瀕海戰斗艦(LCS)的優越性時指出,作為一種多功能戰艦,它可以進入那些對海軍深水艦來說過淺的海域。然而,蓋茨沒有提到的是,瀕海戰斗艦原本應該具備隱身特性(實際上并不具備),而且成本應該只有2.2億美元;但該艦的實際成本卻是原定成本的三倍以上,高達7.5億美元。最終,美國人造出的這種戰艦不能進行自我保衛,甚至無法抵抗真主黨發射的飛毛腿導彈。因此,萊昂斯認為,華盛頓政府應該結束瀕海戰斗艦項目,將其看成是一次失敗的實驗,海軍應該在普通戰艦領域與海岸警衛隊開展合作。
蓋茨指出,美國需要接受有關未來如何行動的新戰略和選擇。過去,在海軍力量水平不斷下降的情況下,美國人把本國海外基地當成了一種力量倍增器。現在,隨著中國的不斷擴張,印度洋已被劃入其行動范圍,所以,華盛頓政府應該考慮在位于澳大利亞西海岸的弗里曼特爾港口部署一個航母戰斗群。事實上,早在1986-1987年間,美國便曾考慮這樣做的可能性,而且發現這種做法非常可行。
文章最后指出,蓋茨已經為美國海軍未來行動方式的重大變化奠定了基礎。不過,現在仍有時間對此進行明智的更正。萊昂斯說,他相信蓋茨的行事作風,蓋茨肯定不想成為一個毀滅美國海軍的國防部長。(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