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擊戰備檢查是俄軍對部隊戰斗準備情況進行突然檢查的獨特手段。2013年,俄國防部連續組織了6次大規模的突擊戰備檢查,平均每兩個月進行一次,檢查涉及俄全部戰略方向與所有軍兵種部隊。
以檢查推動俄軍轉型
突擊戰備檢查是蘇聯軍隊的傳統做法。俄軍組建后,鑒于傳統突擊戰備檢查的時間和方案經常被事先泄露,致使檢查淪為形式,逐漸采用計劃性的例行軍事演習取代了突擊戰備檢查。實踐中,俄軍發現,年度例行演習中,參演官兵對演習時間、地點、課目了如指掌,演習難以真實反映部隊的訓練水平。
紹伊古就任俄國防部長后,建議總統普京恢復蘇聯時期突擊戰備檢查制度。經總統授權,從2013年起,俄軍開始組織大規模摸底性突擊戰備檢查。檢查過程中,俄軍杜絕了形式化的拉動和部隊緊急出動演練,檢查所有的作戰、裝備參數,制定各種情況下的措施計劃,以查明部隊實際的戰斗準備情況。2014年伊始,俄軍開始了又一輪的突擊戰備檢查,而且涉及西部軍區、中部軍區、空天防御兵、空降兵、遠程航空兵及軍事運輸航空兵等。突擊檢查措施使軍隊成為真正的“常備軍隊”,切實提高了俄軍的戰備水平。
全面檢驗部隊作戰能力
俄軍突擊戰備檢查在檢驗軍隊戰備準備情況的同時,還對部隊的機動能力、指揮能力和保障能力進行了重點檢查。
一是檢查部隊的機動能力。俄軍把檢驗機動能力作為每次突擊戰備檢查的一項重要內容。以東部軍區戰備突檢為例,突檢中空中投送兵力的最大距離達7000千米,鐵路投送兵力的最大距離超過了4000千米。
二是檢查部隊的指揮能力。指揮體制是俄軍“新面貌”改革中的重中之重。2013年在東部軍區戰備突檢期間,俄軍不僅檢查軍隊行動過程中的指揮能力,而且國防部長還要求國防部情況中心每天舉行評估檢查進程的電視會議,全面檢驗了俄軍聯合作戰指揮能力。
三是檢查部隊的物資技術保障能力。在東部軍區戰備突檢中,物資技術保障體系共動用了19000人和數千件各類技術裝備,遂行器材保障、部隊運送等各類保障任務。
基于實際威脅設計檢查內容
俄軍著眼應對現實威脅,根據各戰略方向受檢部隊擔負的任務設置假想敵,構設具有針對性的突擊戰備檢查內容。
俄軍東部軍區面臨著應對美國加強亞太部署戰略壓力和美日聯盟的海上攻勢的威脅,突擊戰備檢查重點是檢驗大型島嶼防御和海空聯合作戰能力。演習中陸上諸兵種合成軍團與兵團演練了強渡水上障礙、戰術空降、機動防御、遭遇戰等課目。
西部軍區面臨的主要威脅是來自北約的空天襲擊,2013年5月底舉行的突擊戰備檢查針對作戰對象的作戰樣式,重點操練了航空兵從敵人突擊下疏散到戰役機場、反擊敵人密集航空導彈突擊等課目。演習中,俄軍不僅使用S-300防空導彈系統對假想敵發射的導彈實施了攔截,還演練了由“米格-31”殲擊機發現與摧毀由“圖-95”戰略轟炸機發射的巡航導彈課目。
中部軍區作為戰略預備隊,則重點檢查其所屬部隊的應急反應能力和戰略機動能力。南部軍區未來需要在地中海地區遂行作戰任務,突檢則重點檢查其海軍與空降兵等快速反應部隊的戰備水平和協同作戰能力。(呂小剛 李永強 李 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