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韓關系近來的大幅搖擺進一步加劇了一些分析人士對平壤“外交戰術”的猜測。先是朝鮮高官4日訪問韓國,但僅3天后雙方又在西北海域發生交火。據韓聯社報道,韓國政府消息人士8日表示,朝鮮當天向韓方發送電報,就7日朝鮮巡邏艇“越界”后朝韓雙方交火一事表示抗議。日本《讀賣新聞》稱,朝鮮高官訪問韓國并不是兩國關系的保障,朝鮮和韓國的互相射擊顯示出朝鮮依然態度強硬。
“朝鮮的挑釁是對夢想家們發出的叫醒電話。”韓國《朝鮮日報》8日刊發社論稱,朝鮮高官的突訪引發人們猜測,即便是朝鮮的強硬軍方也支持金正恩的和解立場,但最新的“挑釁行為”帶來各種緊迫問題。專家表示,這可能是朝鮮為了能將海上爭議邊界問題納入未來高級別會談中而使的策略,也可能是朝軍強硬派在向和解政策表達不滿。但以上兩種可能都清楚表明,朝鮮總是準備發起攻擊,即便伸出橄欖枝時也不例外。朝鮮高層領導人來訪后,韓國官員又在夢想盛大和解活動。韓國政府必須意識到國家安全先于恢復外交關系。
韓國《每日經濟》8日稱,韓國總統樸槿惠當天表示,韓朝之間的對話和合作只有在堅固的安全基礎上才可實現,韓國的防衛態勢不能有絲毫放松。韓國KBS電視臺報道稱,韓國統一部長官柳吉在當天在國會接受質詢時表示,朝鮮高層代表團上周前來韓國參加仁川亞運會閉幕式后,朝鮮推行的對韓政策方向出現了一些變化。但柳吉在同時表示,韓方對朝政策原則沒有變化,韓國政府不打算解除“天安”艦事件后實施的“5·24”對朝制裁措施。解除制裁措施的前提,首先需要朝方對“天安艦事件”采取負責任的做法。
遼寧社科院朝鮮半島問題專家呂超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朝鮮之前曾與美中俄有過會談,但均未收到理想效果。所以它可能是想用訪問韓國,讓美中重新重視它。另外朝鮮目前糧食減產嚴重,再加上國際制裁,所以它突然拉近跟韓國的關系也可能是想要一些經濟援助。但朝鮮如果在核問題上不退讓,兩國關系很難有真正突破。而對于半島局勢,各方都應該保持冷靜,而不應讓謠言激化矛盾。(環球時報駐朝鮮、韓國、日本、美國特派特約記者 王莉 王剛 李珍 丁雨晴 環球時報記者 杜天琦 魏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