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中,俄羅斯高調派出唯一一艘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號參戰。在俄海軍史上,航母投入實戰尚屬首次,對俄而言意義重大。
規模較小構成合理
俄航母編隊至少由11艘艦艇組成,包括航母在內的北方艦隊的4艘戰艦,至少2艘潛艇以及2艘保障船;黑海艦隊的3艘保障船。
雖然俄航母艦隊規模較小,但從編隊組成來看,力量構成十分合理,具備完善的防空、反潛、反艦能力。“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主要用于奪取艦隊行動海域的制海權和制空權,對敵目標實施航空突擊、支援登陸等。除攜帶的艦載航空兵外,航母還配有突擊性反艦導彈和防空導彈系統,本身就具備一定的防空、反艦能力。“彼得大帝”號重型核動力巡洋艦防空、反潛、反艦能力都非常突出,主要用于打擊敵水面目標、對敵岸上目標實施突擊以及為艦隊提供防空保障等。“北莫爾斯克”號和“庫拉科夫海軍中將”號屬于無畏級驅逐艦,專門用于反潛作戰,在編隊中擔負保障潛艇行動和水下警戒防護任務。航母編隊還有5艘保障船提供油料、彈藥和糧食補給。此外,根據俄海軍航母編隊平時演習情況推斷,航母編隊還應包括北方艦隊的至少2艘核潛艇。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本次出征攜帶的艦載機包括10架蘇-33、5架米格-29K,以及10多架卡-52K、卡-27、卡-29和1架卡-35直升機,航母編隊其他艦只也攜帶了部分直升機。固定翼飛機中,蘇-33艦載殲擊機和米格-29K多用途殲擊機主要用于制空和對地突擊。蘇-33是俄第一代航母艦載機,各方面均較為成熟,米格-29K是用于取代蘇-33的下一代航母艦載機。俄軍安排新老戰機“同臺出場”,一方面考慮到互相配合,發揮各自優長,另一方面也希望以舊帶新,逐步完成新老交替。直升機方面,任務分工比較明確。卡-27、卡-29主要用于艦隊反潛和戰斗運輸,卡-35雷達巡邏直升機主要用于偵察監視。
戰備不足臨戰施訓
在2016年3月接到參戰命令時,“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還在莫爾斯克的船塢中進行技術保養,戰備水平不足。加上此次出征是航母首次參與實戰,充分的戰前演練對于航母編隊來說非常必要。按照計劃,“庫茲涅佐夫” 號要于2016年9月至10月進入地中海,因此航母編隊只有半年左右時間實施演練。
突擊培養航母艦載機飛行員。戰前,俄海軍航空兵飛行員中,具備豐富甲板起降經驗的人數不能滿足作戰需求。為此,在出征前幾個月,俄艦載機飛行員開始在地面模擬系統上訓練母艦甲板起降技能,上艦后又實施多次艦上起降訓練。俄海軍艦隊航空兵參謀長伊戈爾·科仁2016年7月說:“已經為米格-29K培養出7名飛行員,為蘇-33培養出5名飛行員。”
組織編隊艦艇進行臨戰防空反潛演練。航母編隊中負責艦隊安全防護的巡洋艦和驅逐艦在戰前重點進行了防空、反潛演練。2016年8月10日,“北莫爾斯克”號和“庫拉科夫海軍中將”號進入巴倫支海演練反潛課目,包括與反潛航空兵協同進行反潛搜索、編隊隊形機動、艦載武器使用等。幾天后,兩艦又進行了防空演習,與電子戰和導彈火炮部門協同演練“發現、識別、跟蹤和消滅目標”等課目。
實戰表現可圈可點
俄航母編隊在抵達地中海東部海域后不久便開始執行打擊任務。2016年11月15日開始,航母艦載機與從赫梅明空軍基地起飛的戰機一起,對企圖攻打阿勒頗的武裝分子實施導彈突擊,隨后又對敘利亞境內伊德利卜省和霍姆斯省內的恐怖分子實施了大規模打擊。這期間,航母編隊的艦載直升機主要執行警戒、巡邏任務。
航母艦載殲擊機實施對地突擊。蘇-33是實施打擊行動的主力,其主要任務是對敘利亞境內武裝分子的陣地和設施進行突擊。在行動過程中,該型戰機既可使用自由落體航空炸彈,也可懸掛電視制導炸彈,同時還可攜帶包括Р-27中程導彈在內的多型空空導彈用于制空。發布在互聯網上的視頻顯示了俄軍殲擊機使用掛載的非制導炸彈對伊德利卜省境內的恐怖組織實施突擊的過程。從視頻資料中還可以看出,該型殲擊機的機翼還外掛Р-27中程空空導彈和Р-73型近程空空導彈。綜合各方面情況,這架戰機正是從“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上起飛的蘇-33戰機。
艦載直升機執行保障任務。作戰期間,各型直升機主要執行了偵察、警戒、運輸、救援等保障任務。卡-27、卡-29型機主要擔負偵察、警戒和巡邏任務,能及時發現潛艇和水面目標,并使用機載武器進行攻擊。卡-35雷達巡邏直升機用于遂行航母編隊的空中打擊防御任務。卡-52K可以使用多種制導和非制導空中毀傷武器,能夠為陸軍部隊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援。卡-52K主要負責為俄空天軍的運輸直升機和運輸-攻擊直升機提供護航,還參加了敘利亞的人道主義救援行動。
總的來看,首次運用于實戰的俄航母,在安全防護、物資保障、對地打擊等方面的表現可圈可點。但與此同時也不應忽視航母技術保障存在的不足,以及航母老舊暴露出的動力問題。(張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