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同志這種不顧個人安危,奮力保護國家和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高尚行為和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懇請貴部隊領導對他給予嘉獎和表揚……”1月6日,一封由四川省綿陽市游仙區柏林鎮人民政府、柏林鎮柏林村村民委員會聯合發來的感謝信,使成空駐藏某場站氣象臺下士陳龍休假期間勇救山火不留名的事跡在該場站廣為傳頌。
去年12月27日,休假在家的陳龍去柏林村看望病重的外婆。中午時分,陳龍在自家陽臺上看到對面約3公里處的山上在冒煙。由于近期空氣干燥、久旱未雨,農民們都在燃燒油菜桿積肥,他也并沒有太在意。然而5分鐘后,陳龍發現山上的濃煙迅速擴散,他感覺不妙,一邊沖下樓梯往外跑,一邊迅速報警。
趕到事發地時,火勢已快速蔓延開,周圍枯草和樹木都被點燃,火舌到處亂竄,足足有四五米高,10多個正在燒荒種地的老百姓站在一旁不知所措。陳龍意識到,如果火勢得不到盡快控制,山上數千畝經濟林木、山下縱橫交錯的高壓線路和100多戶人家的房屋及財物,都將可能受到大火的侵害。
危急時刻,陳龍大聲喊道:“大爺大叔們,不要慌,聽我指揮,先挖一道與山下民房的隔離帶!”說著他脫下女朋友剛送給他的新外套,蒙住臉部,手抄樹枝,向山火撲去,全然不顧迎面而來的火苗和濃煙。那幾個農民回過神后,也趕忙拿起鐵鍬、鐮刀,奮力割草、挖地、砍樹枝構建隔離帶。
10分鐘后,民警趕到,陳龍和他們一起站在陡坡噴水,阻止大火向其他地方蔓延。在陳龍的帶領和指揮下,經過2個多小時的奮力撲救,大火終于被完全撲滅。而陳龍卻烤焦了頭發、燒傷了臉部,雙手滿是燙傷的水泡,儼然成了“非洲黑人”。民警離開后,他仍然在火災現場仔細查看,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直到確保無余火后,才拖著疲憊的身軀離開現場。
臨走時,村民非要叫他留下姓名和單位地址以便感謝,但都被陳龍婉言謝絕。柏林村村干部經多方了解,才打聽到這位救火英雄的詳細情況,便立即給部隊寫來了感謝信。
在與柏林村村支書左德友電話聯系中,他動情地說:“是部隊培養了臨危不懼、奮勇爭先、一心為民的優秀軍人陳龍,解放軍戰士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他是新時期的活雷鋒。”如今,陳龍勇救山火的事跡也成了該場站深入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和學習雷鋒精神教育實踐活動的生動教材。(錢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