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上”:最有力的戰(zhàn)斗動員
—— 陸軍第十四集團軍某旅開展“政治工作發(fā)揮生命線作用”大討論紀事
■張景亮 本報特約記者 歐陽治民
該旅防空營營長蔣文(左一)在訓練中以身示范。張洪瑜攝
未來戰(zhàn)場,指揮員叫響“跟我上”還有沒有用?
這個問題,如同一枚投入湖面的石子,在陸軍第14集團軍某旅開展的“政治工作發(fā)揮生命線作用”大討論中激起一圈圈漣漪。“投石者”,系該旅坦克四連指導員張勇。
張勇提出這個問題是基于自己的反思。四連列裝新型坦克后,基本實現(xiàn)了指揮控制“方艙化”、要素集成“智能化”,戰(zhàn)斗中干部戰(zhàn)士不再肩并肩、面對面,他便放松了對自身要求。一次民主評議,有戰(zhàn)士說他“自己都做不到模范帶頭,怎么帶領我們沖鋒在前”,讓他尷尬不已。經(jīng)過強化訓練,他補齊短板,最終贏得官兵認可。張勇不禁感慨:“‘跟我上’看似簡單,其實是對政治工作者一個不變的要求!”
“‘跟我上’是最有力的戰(zhàn)斗動員,也是最有效的思想教育。”裝步十連連長普成斌結合自己當兵提干和3次參加國際軍事比武、聯(lián)訓聯(lián)演的經(jīng)歷講述了自己感悟。
在他當兵的5年記憶中,凡是實彈射擊排啞彈、搶險救災進火場等危險關頭,都是干部身先士卒。參加“金鷹-2013”國際特種兵比賽時,面對21個高難度、高強度課目,隊長黎登貴沖鋒在前,激勵隊員們挑戰(zhàn)極限,最終獲16項第一、5項第二,以絕對優(yōu)勢奪得團體第一名。
在耳濡目染中,“叫響‘跟我上’”,成為普成斌的自覺習慣。他后來當了班長、干部,時時處處對戰(zhàn)士們說“跟我上”。裝步二營教導員李海亮說,裝步十連是步兵特戰(zhàn)化試訓連,新訓課目、險難課目都是干部第一個上。憑著這種作風,連隊不斷攻克難題,連續(xù)3年獲評軍事訓練一級單位。
旅政治部領導講述了旅史上的一段故事:古云集攻堅戰(zhàn)中,該旅九連擔負主攻任務,連長劉仲明、指導員張聚通浴血奮戰(zhàn),相繼犧牲。代理連長左春田接過指揮旗再度沖鋒在前……在干部感染下,該連官兵奮勇殺敵,打退敵人20多次進攻。
“正是指揮員敢喊‘跟我上’的好傳統(tǒng)好作風,推動人民軍隊不斷勝利。未來作戰(zhàn),不僅是硬實力的比拼,更是精神和作風的對抗,同樣需要指揮員沖鋒一線!”該領導接著說。
討論中,結合部隊面臨調整改革的實際,旅政委王文躍直言:“黨員干部能不能率先垂范,也是看齊意識強不強的體現(xiàn)。越是在改革關頭,越要樹立敢于擔當?shù)暮脴幼樱 ?/p>
率先垂范就是最生動的感召,也是無聲的命令。結合野外駐訓,該旅黨員干部圍繞“如何在戰(zhàn)備訓練中發(fā)揮干部表率作用、增強政治工作實效性”進行反思和改進。旅領導對照分工,人人確定研究課題,爭當改革轉型的帶頭人;在坦克專業(yè)技術等級考核中,黨員骨干帶頭提高駕馭新裝備能力水平,人人過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