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孫興維、通訊員李仙報道:12月上旬,第31集團軍某特戰旅組織戰備拉動演練,與以往不同的是,官兵背囊前運袋里的黃臉盆和棉被棉褥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折疊式水桶、單兵睡具等8種“升級版”器材。這是該旅從實戰需求出發擬制戰備物資配備標準的一個具體舉措。
戰備物資攜行前運是戰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一些重量輕、體積小、用途廣的物資器材不斷補給,以往的被裝攜運行標準已滯后于實戰需要。一次演練中,該旅官兵夜間野營突遭“敵”機偵察,但因撤收棉被棉褥等物資,延誤了轉移陣地時間。此后,該旅圍繞打仗需要“帶什么”“帶多少”“怎么帶”等問題進行了一次集中研討,科學擬制戰備物資攜行前運標準。
他們打破以往“攜帶東西越多越好”的陳舊觀念,結合外訓演練經驗,將3種與實戰貼合不緊的生活物資清理出背囊和前運袋,將背負式水袋、單兵睡具等8種新型實用物資納入攜行前運清單。與此同時,該旅將個人攜行前運物資進行模塊劃分、全要素存放,遂行任務按需攜帶,季節轉換時直接調整模塊,并對照個人攜行前運標準卡片,定期進行檢查。他們還采取“以車代庫”方式儲存戰備物資,確保遇到急難險重任務時,反應更靈敏、出動更快捷。
“帶什么物資、帶多少,直接關系作戰效能。”該旅領導介紹,他們每季度對各營連戰備攜行前運物資進行清點,并對照戰備工作標準不斷優化精簡。前不久,上級全要素戰備拉動檢驗,該旅官兵對自己所帶的戰備物資人人“一口清”,出動時間相比過去明顯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