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6,一名軍事記者親歷的“實戰化”
讓形式主義在演習場上銷聲匿跡
“實戰化”是2016年解放軍和武警部隊軍事訓練的一個關鍵詞。從嚴冬到酷暑,從高原到海島,從大漠到大洋,一場場緊貼實戰的演習演練、比武競賽從年初打到歲尾,不同的演訓場上“征塵”四起、“戰味兒”十足。
“實戰化”主題也始終貫穿在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的采訪歷程之中。2016年,記者曾先后采訪“中部鐵拳·勇士”“中部鐵拳-坦克·鐵騎”“劍鷹-2016”軍事技能競賽、武警部隊首屆“鋒刃”國際狙擊手射擊競賽、“海上聯合-2016”中俄軍演等演習和競賽,近距離地捕捉實戰化訓練的細節。
如同“互聯網+”理念改變了億萬普通人的生活,實戰化訓練理念也深刻地改變著中國軍隊的面貌。它就像一根無形的指揮棒,在滾滾前行的鋼鐵洪流中奏出一曲曲充滿硝煙味的戰歌。
擠干演訓場上的水分
2016年5月中旬,記者趕赴南昌陸軍學院采訪中部戰區陸軍舉辦的“中部鐵拳·勇士”競賽?!爸胁繎饏^陸軍組織競賽,為什么要舍近求遠,到距離駐地2000多公里的南昌‘客場作戰’?”接到采訪任務時,一個疑問不禁涌上心頭。
同樣是中部戰區陸軍,一個多月后又千里機動,5個集團軍10支裝甲精銳集結到賀蘭山腳下的青銅峽訓練基地,進行“中部鐵拳-坦克·鐵騎”競賽。
在后來的采訪中,中部戰區陸軍副參謀長唐寧透露,這樣做的目的既是為了利用院校、訓練基地的場地、設備、人才優勢,同時也是為了在陌生的環境檢驗參賽官兵的真實水平。
從這一非同尋常的舉措中,記者感受到了實戰化訓練考評的“實”。
一名軍事記者曾經感慨,實戰化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一幕幕狂飆突起的演習畫面,而是一座座人去樓空的軍營、空空如也的軍港。中國軍人跨越千山萬水,為的不就是戰斗力水平的提升?
記者注意到,無論是在演習還是比武中,演訓場上很難再看到顯眼的彩旗、橫幅。一名多次參加演習的中校解釋說,以往曾經存在的“練為看”現象早已沒了市場,形式主義成為“人人喊打的老鼠”,在軍事訓練上幾乎銷聲匿跡。
一同消失的還有虛假的演風、訓風、考風。演習演練、比武競賽活動的設計者們絞盡腦汁,運用各種手段確保公平公正。“中部鐵拳·勇士”競賽中,參賽的50個戰斗班都是抽簽決定的,人員一旦確定就登記在冊、時刻檢查,避免參賽單位抽調尖子替換原有人員。競賽中,打卡系統自動記時、射擊結束后電腦實時報靶,先進的設備減少了人為干預,競賽成績讓每一名參賽隊員都心服口服。
讓記者印象深刻的是,比賽開始之前,參賽隊員竟然不知道考什么、在哪兒考、怎么考,他們只能憑借轉場路線圖找到下一個比賽點,現場領取命令表才能確定本場比賽課目。
這樣一處處近乎苛刻的設計,體現了組織者的良苦用心。只有擠干水分,才能檢驗隊員的真實水平,找出訓練短板,進一步提高部隊實戰水平。
戰場環境、課目設置更加貼近實戰
回顧幾次競賽和演習,記者發現組織者們都在根據戰場實際設計考核內容,力圖構設真實的戰場環境,在點滴中培養官兵們的實戰意識,他們對于緊貼實戰的追求甚至達到了錙銖必較的程度。
在“中部鐵拳·勇士”競賽中,參賽隊員需要按照地圖徒步從上一個競賽點趕到下一個競賽點,組織者專門設置了“最快轉場獎”,鼓勵士兵們像戰場上行軍一樣爭分奪秒。行進途中,士兵們的眼睛必須時刻盯著路兩旁,因為那里很可能會出現“敵情”——一塊塊掛在樹上、藏在路旁的情報牌,上面標注著“敵軍”的裝備,參賽班組必須發現并記錄下來,才能獲得相應的分數。
這樣的設計構設了一個戰斗班在戰場上行軍的真實情景。一路跋涉、識圖、偵察,時刻保持警惕,到達陣地后隨即展開戰斗?!拔覀兙褪且屵@些士兵時刻保持實戰的意識?!敝胁繎饏^陸軍副參謀長唐寧少將說。
而“中部鐵拳-坦克·鐵騎”競賽的一些設計則考慮到了對手的戰法。根據研究,對手坦克遇襲后會采用雙車編組展開的戰法,長車進攻,僚車警戒。為此,唐寧在一項火炮射擊考核中將兩個靶標設置在1600米和1800米遠的距離上,模擬對手的長車和僚車。炮手射擊時需要自行判斷,優先攻擊威脅性更大的長車。
“這次競賽課目就是研究對手的裝備、作戰思想和編組方法后設置的?!边@位少將解釋說,“實戰化的標準是具體的,不是抽象的?!?/p>
如果說“中部鐵拳”系列競賽還原了陸地上的實戰環境,那么2016年8月海軍航空工程學院舉辦的“劍鷹-2016”軍事技能競賽則真實構建了海洋作戰環境。
在這次全軍院校首次海陸綜合性項目競賽中,主辦方把手槍射擊搬到大海上,靶標設置在浮臺上,參賽隊員要乘橡皮艇前往浮臺,并在晃動中完成射擊。傳統的陸上項目——目標搜索也被放到海島上,并且設置了3個海上搜索點。
而在8月下旬武警部隊舉辦的首屆“鋒刃”國際狙擊手射擊競賽中,來自15個國家的42名狙擊手共同感受到中國同行的實戰化訓練理念。在不?;蝿拥钠脚_上射擊,模擬在艦船和直升機平臺上執行任務;在潛伏區域搜索偽裝靶,模擬狙擊與反狙擊的“生死對決”……
“這次比賽把戰術和狙擊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卑突固咕褤羰帜潞蹦录{西姆說,“與它相比,過去我參加的狙擊比賽更像是運動會,而這一次,就像在戰場上一樣?!?/p>
紅藍對抗更加激烈
紅藍對抗是一種在世界各國得到普遍運用的實戰化訓練方式。通過中俄“海上聯合-2016”軍事演習的采訪,記者感受到,2016年中國軍隊演習演練中的紅藍對抗烈度正在升級。
此次中俄聯演,藍方一改以往聯演中的配屬地位,首次開設了獨立的艦艇編隊指揮所,擁有1艘052C型導彈驅逐艦、非核動力潛艇兩艘、4架殲轟-7A戰機和1架卡-31警戒直升機,陣容十分強大。
在歷時8天的演習中,藍方兵力神出鬼沒,派出小艇和直升機偷襲正在錨泊的紅方艦艇編隊、派出潛艇伺機襲擊紅方艦艇、派戰斗機和艦艇攻擊紅方奪島部隊……紅藍雙方始終在周旋,對抗強度極大提高。
“我們在演習中第一次有了真正的‘敵人’!”紅方第1編隊指揮所參謀長、俄羅斯海軍太平洋艦隊“激烈”號驅逐艦艦長謝爾蓋感慨說。海軍新聞發言人梁陽也表示,這次演練是解放軍首次與外軍“背靠背”進行聯演,“對抗性很強、火藥味兒很濃、實戰化水平很高”。
近年來,藍軍在軍事演習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陸地、海上、空中都出現了藍軍的身影。與此同時,“紅必勝藍必敗”的思維定勢也逐漸被打破。在朱日和訓練基地,我軍首支陸軍專業化模擬藍軍部隊屢屢戰勝參加演習的紅軍,被稱為實戰化訓練的“磨刀石”。
即使在平時的訓練中,藍軍的概念也被引入,用于設置各種情況,檢驗部隊的訓練水平。2016年12月下旬,記者采訪武警天津總隊特戰隊員“魔鬼周”訓練時發現,藍軍隊員扮演的“匪徒”不僅“偷襲”特戰隊員、劫持“人質”,而且經常躲在河灘、山林中“伏擊”大部隊。如果特戰隊員的應對措施不過關,評判員就會叫停,推倒重來。
參訓的特戰隊員表示,藍軍的存在增強了訓練的實戰意味、對抗色彩。放眼全軍,這些不同規模、不同層次的紅藍對抗已經成為解讀實戰化訓練的一個個注腳。記者 王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