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列兵謝倩蕓
較真到底
段江山 楊湛江
談起列兵謝倩蕓,劉軼有種既愛又恨般的贊賞,“這個女兵有沖勁、敢叫板!”
兩人針尖對麥芒、不打不成交,還得從劉軼去年4月到特戰旅檢修裝備說起。他不僅被這個無人機操作新手折了面子,還被“逼”著住了一周機庫。
“會不會是無人機元件出了故障?”那次極限飛行訓練,謝倩蕓發現無人機實際飛行距離與理論值差距較大,她立即向排長張君反映。張君帶著修理人員反復檢查,確認無人機一切正常。但謝倩蕓再次試飛后,一口咬定無人機有問題。
在旅里檢修裝備的劉軼,被請來作現場指導。架起無人機,地面模擬極限飛行,信號清晰穩定;檢查無人機硬件,工作正常,劉軼得出與張君相同的結論。
“您的判斷有誤!”劉軼沒想到,自己30多年研究無人機的權威經驗,加上專業的檢測結果,卻說服不了這個接觸無人機只有兩個月的新兵。無人機再次升空,問題依舊。謝倩蕓一把拉住劉軼,“師傅,問題不解決您可不能走。”無奈之下,劉軼只好帶著幾名技術骨干在潮濕悶熱的機庫住了下來。經過一周時間反復調試,他們發現問題原因在于電子元件磨損導致機載終端功率不足,有效飛行距離大打折扣。“這個問題平時看似無關緊要,但無人機一旦起飛執行任務,很有可能還未到達目的地就失去控制或墜毀。”劉軼一臉凝重地說。
謝倩蕓是2016年初才從話務崗位被選拔至女子無人機偵察分隊的。
“她話不多,明眸善睞,還特別害羞。”到通信連挑兵,班長馬明月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女兵。“這樣的兵肯定好帶。”沒成想,僅僅一個月時間,馬明月就發現自己原來挑了個“刺頭兵”:學飛行理論,她有問不完的問題,還常常跟教員爭得面紅耳赤。
這不,她又和隊長吳緣維杠上了。飛行訓練中,無人機在降落時發生險情,尾翼被降落傘纏住差點墜入魚塘。沒幾天,謝倩蕓就拿著《事故分析報告》和《關于改進無人機疊傘方法的報告》找到隊長。
“改變飛機降落傘疊傘方式?絕對不行!如果飛機因此被摔,誰都負不起責。”隊長對這個愛叫板的女兵直搖頭。“不同意?就讓實踐來證明究竟行不行!”每到中午休息時間,謝倩蕓就拉著隊長一遍遍演示疊傘、開傘過程,臉曬脫了皮、手磨起了泡,膝蓋也因長時間跪在地上被磕得發青。隊長抹淚了:“這個兵實在倔得‘可愛’!”
終于同意試飛了。這一飛居然飛出了該型無人機性能極限。戰友使用謝倩蕓改進的疊傘方法,單無人機架設時間就比以往縮短一分半鐘,戰場生存概率大為提升。
“部隊練兵打仗,沒有敢較真、硬碰硬的勁頭不行!平時碰到問題繞道走,一旦上了戰場付出的就可能是鮮血甚至生命的代價。”因為愛鉆研、敢叫板,謝倩蕓只訓練20天便能熟練操作無人機執行任務。部隊外訓兩個月,她安全飛行兩種型號無人機80多架次,順利完成夜間飛行、極限飛行等課目,創下該旅無人機飛行實飛最快歷史記錄。
(圖片攝影:林修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