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家長發來66.66元紅包,收不收
本報訊 萬學林、張康寧報道:“四連指導員顏盛處理戰士家長微信紅包的方法,值得大家借鑒。春節臨近,請大家嚴格自我約束……”1月10日,第12集團軍某特戰旅組織基層風氣建設教育,聽課的清一色是營連干部,副政委李德祥講起了顏盛的一段經歷。
去年底,旅里組織偵察集訓,四連戰士小畢主動報名,并順利通過選拔,小畢第一時間將好消息告訴父母。他父母非常高興,便給顏盛打來電話表示感謝,并通過微信發來66.66元祝福紅包。
這個紅包,一下讓顏盛為了難。收吧,與風氣建設要求不符;不收,可能讓家長尷尬,產生誤會。思前想后,顏盛決定從小畢“突破”。第二天一早,顏盛就找到小畢說明不會點開紅包,請他向父母作好解釋,并叮囑小畢再接再厲,好好工作。
“指導員沒收紅包,是不是對我們孩子有意見啊?”小畢父母左思右想留下了“心結”。然而,就在他們忐忑不安時,又接到兒子的報喜電話。原來,集訓結束后,連隊了解到小畢工作認真、訓練成績突出,不僅把他評為“優秀團員之星”,還推薦到旅人才庫重點培養。這下,小畢父母懸著的心終于落定。
舉一反三,該旅黨委機關在調研中發現,戰士給連隊干部骨干發紅包并非個例。不少一線帶兵人反映,逢年過節,個別戰士家長以祝福的名義,利用微信發來6.66元、8.88元,甚至66.66元、88.88元的人情紅包。針對這一情況,該旅及時進行專題教育,規范相關規定引導一線帶兵人認識到紅包數額雖然不多,但同樣是不正之風的“窗口”,絕對不能失范失管。
春節即將來臨,小畢父母再次給顏指導員發來新年祝福,只是這次沒了紅包,而是一串飽含真情的文字,除了濃濃祝福,還有對連隊工作的肯定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