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集團軍某工兵團戰術訓練從細節入手貼近實戰——
訓練場上“敵人”變得更狡猾了
本報記者 郭 晨 通訊員 秦樹發 王 琛
“命令你部破障分隊迅速前出,為后續部隊開辟通路。”今天上午,第54集團軍某工兵團綜合訓練場上,一場連規模共同課目連貫訓練正在展開。
上級通報工程偵察數據后,分隊長李慶目果斷下達命令:“制作裝藥,迅速偽裝,隱蔽接‘敵’。”上等兵劉天嘯雙手并用,引繩打結,迅速完成裝藥捆包。
“跟我來!”班長彭浩一揮手,帶領隊員如離弦之箭沖了出去,他們時而隱蔽觀察,時而匍匐前進。前方,數道鐵絲網橫亙面前,兩名隊員用破壞鉗麻利地將其剪斷,打開一道缺口。
“地面有翻動痕跡,‘敵人’可能埋設地雷,立即搜排。”掃雷手對通道展開地毯式搜索,一枚枚地雷相繼被發現。去除偽裝層、分離引信、取出雷體,隊員們的動作小心翼翼。
上等兵胡志遠剛要取出一枚地雷,一陣尖利的蜂鳴聲響起,被監察組當場判為“陣亡”。原來,這枚地雷同時安裝了主副引信,小胡一時著急,只取出了主引信,忽略了副引信,地雷“引爆”造成5人減員。
“目標已暴露,火力掩護,強行破障。”班長剛下令,對面的槍聲就響了起來。幾名隊員揮動鍬鎬、猛力鏟挖,利用地形構筑掩體。
“身上出現紅色光點的人員已經中彈,立刻退出戰斗。”監察組再次評判。原來,有4名隊員情急之下忽視了動作要領,暴露面積過大,被“敵”鎖定,“中彈”減員。
蛇形躍進,交替掩護。盡管隊員們小心翼翼,但一路上還是不斷有人“傷亡”。任務完成后,一個連的兵力,只剩下不足一個排。“訓練場上‘敵人’變得更狡猾了。”走下訓練場,彭浩抹著頭上的汗珠感慨地說。
在復盤檢討中,分隊長又一口氣指出掩體胸墻厚度不夠、躍進臥倒轉換不及時、槍身偽裝不到位等多個問題,讓隊員們面紅耳赤。“眼睛里永遠有敵人,決不能只掛在嘴上。”該團團長董明勝說,貫徹實戰化訓練要求,就必須要緊貼實戰設置條件和背景,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放過。
(本報鄭州2月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