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雷隊員探到一顆雷,正在一點點扒開泥土。
中國軍網云南2月8日電記者李東航、王庚、龐云豪、嚴浩報道:“新春走軍營”解放軍報融媒體采訪小分隊來到云南省麻栗坡縣八里河東山,采訪正在這里執行邊境掃雷任務的云南省軍區掃雷指揮部官兵。他們在陡峭的偏馬265號界碑附近雷場進行人工搜排作業,官兵身后的峽谷底部就是天保國家級口岸。上世紀90年代初中越邊境第一次大掃雷后,天保口岸所在區域的雷患全部排除,成為連接中越兩國的貿易大通道。
1999年立下的雷區警示牌,督促官兵們掃雷任務仍在進行。
年味還濃,掃雷官兵卻早已開赴雷區。
步入雷場前,每個設備都需要先測試,設備的穩定性關乎戰士們的生命安全。

沿著陡峭的山坡下達掃雷作業區。
在六七十度的陡坡上,官兵們腰系安全繩,正有序的進行掃雷工作。

掃雷隊員忙碌的進行掃雷作業,山下就是寧靜的天保口岸。

數十斤重的防護服是掃雷官兵們的保護傘。
掃雷官兵用鉗子清除引線。
山下的天保口岸也是戰士們這樣一點點清掃出的一片凈土。

掃雷現場剛剛清掃出的炮彈和地雷。
掃雷現場整齊的碼放著隊員們一天的“收獲”。

這是一塊不久前清理完成的雷場。雷區的警示牌也隨之倒下,告訴老百姓們這條路已經安全。
雷場警示牌倒下那刻是掃雷隊員們唯一可以長舒一口氣的時刻。

這片被清理干凈的雷場馬上要交接給老百姓。據介紹,荒蕪的地面過不了多久就會被植被覆蓋,恢復生機。而隊員們即將奔赴下一片雷場。

清理出的炮彈有些已經失效,有些仍具有殺傷力。
掃雷隊清理出來銹跡斑斑的炮彈已有數萬枚。

排雷進行時。

排雷進行時。

排雷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