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新冷戰正由“可能”轉向“現實”
李敦球
近日,美國新防長馬蒂斯對韓國和日本展開上任后的首度出訪,這也是特朗普新內閣部長的首次出訪,因此備受關注。韓國輿論對自己國家成為馬蒂斯首訪的第一站而表現出異常興奮。馬蒂斯首訪韓國釋放出來的信息,無論是對韓國還是對朝鮮半島都不是什么福音,充滿著濃濃的火藥味,沖擊著半島和東亞的穩定。種種跡象表明,東亞新冷戰正由可能性向現實性轉變。馬蒂斯此次東亞之行的目的及影響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
一、強化美韓同盟,哄韓國開心。當地時間2日12時30分許,馬蒂斯乘專機抵達韓國烏山空軍基地后,隨即前往首爾龍山駐韓美軍司令部,聽取駐韓美軍司令有關朝鮮半島安保形勢的報告。下午,馬蒂斯相繼與韓國代總統黃教安、青瓦臺國家安保室長金寬鎮會面,隨后出席由韓國國防部長韓民求主持的歡迎晚宴。
馬蒂斯在與代行總統職務的韓國國務總理黃教安會談時表示,特朗普政府認為美韓同盟具有“優先重要性”,將持續強化美韓同盟。馬蒂斯好像是來給韓國吃定心丸的,因為此前特朗普曾多次表示要讓韓日多分擔美國駐軍的費用,并且有不太重視同盟國關系的意思,讓首爾和東京都很擔心。韓國人很在意自己國家在美國外交重要性排序中的位置,馬蒂斯先來首爾后去東京,這一與以往美國防長訪問東亞順序的調換也很讓他們開心。
作為特朗普政府的新任國防部長,馬蒂斯上任后的首訪不是去歐洲,也不是去中東,而是將第一把火燒在朝鮮半島,將首訪給了韓國,足見美國對美韓同盟的重視。美韓同盟是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最重要的支柱,美韓同盟是否穩固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美日同盟的根基。盡管強化美韓同盟總是以朝鮮為借口,但美韓同盟的規模、武器裝備和戰略指向都遠遠超出了朝鮮半島的范疇,顯然特朗普政府是將朝鮮半島和東北亞作為其未來對外戰略第一重要的位置。韓國媒體指出,美國如果出動戰略武器,強化美韓軍演的攻擊性,將加劇朝鮮半島緊張氣氛,令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的難度加大。美國將戰略重點指向哪里,哪里就會出亂子,未來的朝鮮半島肯定不會安寧。
二、督促部署“薩德”,完善全球導彈防御計劃,“綁架”韓國。馬蒂斯在訪韓期間,先后與韓國代總統黃教安、青瓦臺國家安保室長金寬鎮、韓國國防部長韓民求會談,將部署“薩德”作為重要的議題,強調將裝備駐韓美軍的“薩德”反導系統是只針對朝鮮導彈威脅的防御系統,并就按計劃于年內部署和啟動“薩德”系統達成共識。韓國防部稱韓美計劃年內在慶尚北道星州郡部署“薩德”,最早6月、最晚于八九月完成,并就具體日程交換了意見。
韓國《韓民族新聞》2月4日的評論稱,美國防長馬蒂斯訪問韓國期間多次表達將“強行部署‘薩德’之意”,其訪韓最大目的似乎是落實“薩德”的部署。美國之所以如此重視在韓強行部署“薩德”,是因為可以實現美國一石數鳥的戰略目的,一是可以構筑和完善全球導彈防御計劃;二是可以借“薩德”來綁架韓國;三是遏止朝韓和解;四是撕裂中韓關系。
然而,美國把韓國當作棋子,韓國卻把美國當成“救星”。韓國完全放棄了在中美之間搞平衡外交的政策,已經徹底倒向美國,并且聽任后者擺布。韓國放棄了獨立外交,卻并不能解決韓國的安全困境,而且還會窒息韓國的戰略發展空間,這是韓國人的悲哀,也是整個東北亞的悲哀。
三、在朝鮮半島集結戰略力量,成為“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抓手,東亞新冷戰正由“可能”向“現實”轉變。美韓兩國防長決定今年3月大辦“關鍵決心”及“鷂鷹”聯合演習,以防朝鮮借機發射導彈進行“挑釁”以考驗美國新政府的耐性。兩國正在磋商航母、轟炸機等美軍戰略武器大舉參演的方案,9.3萬噸級“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領銜的戰斗群也在考慮之列,該艦上月5日駛離圣迭戈母港后已抵達亞太海域。B-52、B-1B、B-2戰略轟炸機等也是其部署對象。一般來說,戰略武器部署在哪兒,戰略前沿就指向哪兒。美國將大量的戰略力量向亞太地區特別是東北亞地區集聚,難道僅僅是針對小國朝鮮嗎?
在訪問日本期間,安倍與馬蒂斯就地區局勢、加強美日同盟、美軍普天間機場搬遷等問題達成共識。馬蒂斯稱美日同盟是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基石,特朗普政府將把亞太地區放在“高度優先”位置。馬蒂斯還重申,《美日安保條約》適用于釣魚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答記者問時表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這是不容篡改的歷史事實。所謂《美日安保條約》是冷戰時期的產物,不應損害中國的領土主權和正當權益。
《日本經濟新聞》2月2日稱,馬蒂斯希望通過展示美日韓合作的方針牽制朝鮮,并促使中國采取措施解決朝鮮核與導彈問題,還期待壓制中國的海洋戰略。韓國News1通訊社2日則認為,馬蒂斯訪韓“并非單純地為了應對朝鮮威脅”,也是向中國發出“警告信號”。韓國《中央日報》2日報道稱,美防長將韓國選為首個海外出訪地,意在“同時牽制朝鮮和中國”。
從以上3點不難看出,盡管特朗普總統和他的前任奧巴馬之間性格和執政風格迥異,甚至互相不服對方,但是,在實施美國全球戰略,特別是實施旨在遏制中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方面并無根本的區別。特朗普政府剛剛上任,就在設計一套從戰略上遏阻中國的組合拳,東亞新冷戰正由“可能”向“現實”轉變。人們或許不愿意看到或者不愿意承認東亞新冷戰的爆發,但是,善良的愿望卻不能消解越來越嚴峻的現實,未雨綢繆才是正確的抉擇。
(作者為本欄目特約評論員、了望智庫特約研究員、中國社科院朝鮮半島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