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漫畫當體會,咋就錯了?
第41集團軍某旅指揮連指導員 李光輝
最近我迷上了讀連隊戰士的心得體會。說起來,這個興趣緣于戰士“文風”的轉變。如果追根溯源的話,和一幅漫畫版的心得體會有關。
前些天,一次思想教育后,戰士們結合教育內容寫了一份心得體會。當天晚飯后,我逐一翻閱戰士“大作”,發現大多是空話套話,甚至摘抄報紙,和當天教育內容風馬牛不相及。
更讓我大跌眼鏡的是竟有人交了一幅漫畫,我掃了一眼,是新戰士陳志豪,頓時氣不打一處來,馬上找到他,狠狠批了一頓:“你見過誰的心得體會是畫的?”陳志豪悶著腦袋不說話,一時我也心軟了,感覺對新戰士太兇了,于是草草講了幾句,就讓他回去重寫。然而,二度回爐的心得體會,滿滿的都是“套路”,實在令人失望。
接下來幾次教育,我特意提醒戰士寫體會要言之有物,避免假大空。不過從結果來看,改觀不大,讀之味同嚼蠟。我突然想起陳志豪來,于是將他的“漫畫心得體會”翻出來細看,漫畫人物惟妙惟肖,語言和教育主題合拍,故事情節也生動。一瞬間,我有些慚愧,平時我自詡干工作“不走尋常路”,但陳志豪這件事確實是我看走了眼。
于是,我試探性地問他的排長:“陳志豪最近好像沒畫畫了啊?”一聽這事,排長來勁了:“指導員,他可再不敢胡畫了,我和他班長都嚴肅批評過他!”聽到這,我心中更愧疚。
解鈴還需系鈴人。我主動找到陳志豪坦誠地說:“你用漫畫反映自己的體會,形式上有些‘不正規’,但態度是積極主動的,內容也很真實。”同時,我主動反省自己太武斷,沒有耐心了解情況,錯怪了他。陳志豪一聽,雙眼放光,直言沒想到我這個指導員挺“開明”,于是打開話匣子,和我從漫畫聊到生活訓練。我鼓勵他繼續“畫”心得體會,同時把創新思維帶到工作中。
當天晚上點名,我在全連面前表揚陳志豪,并鼓勵大家也放開手腳寫體會,怎么想就怎么寫。從那之后,戰士心得體會“文風”實了,干貨多了,其中的確有不成熟的思想反映,“問題”不少,但這正好為我做思想工作樹起了“靶子”。
很多基層主官抱怨兵不好帶,90后沒走,95后、00后大軍已到眼前,其實,我覺得不是戰士太前衛,很可能是我們太保守,所以我們帶兵人思維一定要變,不然今天戰士用漫畫畫心得體會,明天就可能畫我們干部“腦子僵”……
(吳官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