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佳冀準備駕機升空。王 江攝
12月19日,100名“改革先鋒”中最年輕的代表、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蔣佳冀回到部隊,當晚就召開常委會梳理研究年底前的訓練任務。第二天,部隊按計劃展開了飛行訓練。
走下無上榮光的領獎臺,轉身就融入身著藍色飛行服的團隊中,談到剛剛獲得的榮譽,蔣佳冀由衷感慨:“這不是我個人的榮譽,而是屬于我們這個在改革強軍中不斷奮進的團隊。”
這個團隊不一般——
2016年初,三奪“金頭盔”的蔣佳冀率隊從西南腹地轉場到某高原機場,征塵未洗就升空展開空中警巡。緊接著,他又帶領團隊展開自由空戰、實彈打靶、常態化夜航等高難課目訓練和戰法研究,為已經創造空軍高原飛行史上多項第一的團隊再添新績。
2017年4月,部隊編制體制調整,蔣佳冀任空軍航空兵某旅旅長。組建后第一個飛行日,他就組織全部新員首飛,第一個月即完成跨區機動、下半夜飛行等訓練任務。幾個月后,他帶領團隊再上高原執行重大駐訓任務。
怎樣讓“腦子”盡快跟上“轉變”的節奏?如何將團隊鍛造成能擔負使命的先鋒勁旅?這名“80后”指揮員無時無刻不在思考。駐訓半年時間,他們奉命牽頭負責某高原機場各型飛機的作戰戰備訓練,還對作戰戰法、空域劃分提出了多項建設性意見。
2018年初,該旅列裝國產某新型戰機,并同步推行落實新一代軍事訓練法規。新裝備、新大綱,同時面臨兩個新課題,蔣佳冀肩上的擔子愈發沉甸甸。
怎么辦?他與黨委一班人積極轉變建設發展理念。換裝伊始,他們一邊組織飛行員赴廠家學習,一邊邀請電抗、地導、雷達等領域專家來部隊授課。換裝過程中,每飛完一個架次,他們就立即復盤總結,教官指出問題不留情面,飛行員闡明觀點不懼權威,講評室充滿了“火藥味”……
他們還充分發揮官兵積極性和創造性。謀劃全年和階段工作,基層主官暢所欲言,規劃作戰任務,飛行人員各抒己見。他們通過明確每個人、每個崗位的角色定位,發揮新型教官的主觀能動性,將戰斗意識傳導至全體官兵。“那些天,教官們竭盡全力,經常是上午8點進場,晚上10點才退場。”蔣佳冀一開口就為自己的團隊點贊。
與蔣佳冀同批招飛的資深教官李超,去年7月加入這個團隊。一年多高強度的訓練下來,曾在空軍組織的強訓中與百余名精英飛行員過招的李超,對團隊的“領頭雁”蔣佳冀評價甚高:“他飛得好,思想開放,學習用功,并貼近實戰加入自己的思考,給飛行員創造空間,發揮一切潛能。”
“我們都要感謝這個好時代,讓我們這一代飛行員踏上了改革強軍的節拍,為戰而研、為戰而練、為戰而飛!”蔣佳冀告訴記者,經過短短8個月的訓練,已有數十名飛行員完成了改裝訓練任務,并駕新機完成復雜電磁環境下實彈打靶,創造了該機型的多個“首次”。(李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