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第82集團軍某旅一場“維修尖兵”比武緊張開賽。
“無千斤頂更換輪胎!”面對突發特情,一名參賽隊員就地取材,將一塊石頭放置于車輪后方,而后進行倒車,使車輛被石頭頂起,另一名隊員立即將汽車備用輪胎卸下,兩人合力快速更換。
“這次考核,大家能依托現地條件處置突發情況,操作靈活,進步很大。”復盤總結時,該旅領導坦言,近些年,該旅陸續列裝了一批新裝備,但由于自身維修能力有限,不少故障要依靠廠家技術人員協助解決。為此,旅黨委帶著技術骨干集智攻關,整理出了一份通俗易懂的《裝備維修手冊》,官兵按照手冊提示,便可自行排障??蓵r間一長,個別官兵對手冊產生了依賴,形成了一些固定動作和慣例,對手冊之外的內容缺乏了解,出現突發情況沒有應對的意識和辦法,為戰斗力建設埋下了隱患。
有一次,該旅組織對抗訓練,戰士小郭作為維修技術人員隨隊保障。訓練中,一輛噴灑車在展開道路洗消時突然出現故障。小郭立即登上車體俯身傾聽,根據聲音判定是氣動泵脫離嚙合,隨即拿出工具修理。可沒想到,按手冊中的方法一陣忙碌,車輛依舊無法正常工作。小郭一時間沒了招法,導致訓練進程受到影響。
“以往噴灑車出現類似故障,依據手冊步驟處理基本都能解決,為何這次不行?”復盤檢討中,小郭提出了問題。一位老技術骨干告訴他,駕駛員頻繁踩踏油門,發動機轉速忽快忽慢,同樣也會導致這個問題的出現,這是近期修理維護時發現的。
這段經歷讓小郭深刻意識到,開展工作過于依賴手冊,機械教條,不注重觀察總結、拓展能力,這才是關鍵時刻“掉鏈子”的主要原因。
旅議戰議訓會上,大家以此為典型案例展開深入討論?!把b備保障經驗不能簡單‘復制粘貼’”“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拘泥固定套路、倚重‘標準答案’,就可能走上彎路”……
燈越撥越亮,理越辨越明。旅隊以此為契機,組織各級進一步開展“任務失敗怎么看、裝備故障怎么辦、戰斗力形成怎么干”等群眾性討論,引導官兵在對標實戰需求、查找能力短板中統一思想。大家認識到,戰場作戰環境瞬息萬變,如果不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對,一味盲目套用經驗,必然導致思維僵化吃敗仗。只有將經驗做法融會貫通,并學會在實踐中自己總結提高,主動拓展學習方法技能,才能練就過硬素質,不斷提升實戰本領。
隨后,各級舉一反三,深入查擺官兵訓練中實戰意識不強、作戰思維僵化等問題,拉單列表逐一整改。旅隊指導各營連完善訓練教案,突出靈活處置原則,立起向戰為戰導向;更新考核細則,將指揮員靈活決策、官兵臨機處置等列入評分項,錘煉指戰員靈活處置各類危局險局的能力。
近日,該旅組織車輛遠程機動訓練,一輛運輸車途中突然熄火,隨隊保障的戰士小郭立即前出搶修。檢查發現,車輛蓄電池一根極柱被燒蝕,無法固定電源線。面對“維修材料缺乏”特情,小郭找來一根廢舊導線纏繞在被燒蝕的極柱上,再用一塊易拉罐皮包裹在銅絲外面,快速啟動了車輛。
“要做一名會思考的維修尖兵,隨時準備應對各類突發情況!”任務結束交流心得,小郭的發言讓很多戰友深受啟發。(翟小虎 李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