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近日連降大雨,悶熱潮濕季節是毒隱翅蟲活動高峰期。專家提醒,預防感染毒隱翅蟲皮炎,關鍵在于避免接觸其毒液,遭叮咬設法吹落莫拍死。
西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劉院長介紹,毒隱翅蟲顏色鮮艷,大多分布在潮濕的地方,在重慶和四川等地分布較廣的為塔毒隱翅蟲。毒隱翅蟲分泌的毒液與人皮膚接觸則能引起毒隱翅蟲皮炎,由于毒素呈線狀流淌,因此又名線狀皮炎。
毒隱翅蟲皮炎病癥輕型為略顯紅斑,中型為紅斑明顯并伴有瘙癢、灼痛、皰疹等癥狀,重型出現局部淋巴結腫大、神經痛、關節痛、嘔吐等癥狀。該病癥一般6月份開始出現,8—9月份是發病的高峰期,10月份開始減少,因此整個夏季是預防的關鍵時期。毒隱翅蟲皮炎發生的地理區域,遍及全世界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重慶和四川南充一直是高發區,隨著夏天的來臨更要注意防范。
“夏季夜間在燈光下,感覺到有蟲叮咬,得先看清楚,如果是毒隱翅蟲,就不要像拍蚊子那樣一巴掌打死。”劉院長提醒道。由于夜晚燈光的引誘,毒隱翅蟲通過開放的門窗進入室內,在醒著或熟睡的人們周圍爬行,并在人皮膚上有意無意被壓碎,毒汁溢出,因而致病。因此,遭遇毒隱翅蟲叮咬應設法將其垂落,不要在皮膚上將其壓碎,以防其受到刺激釋放毒液。
此外,專家建議夏季采取以下措施防蟲:安裝門簾紗窗并懸掛蚊帳,適當降低晚間燈光強度和光照范圍,做好隔離工作;在毒隱翅蟲活動高峰季節,入室蟲可用溴氰菊酯等菊酯類殺蟲劑進行噴灑;受到毒液傷害時應立即用肥皂水反復清洗,以減輕危害。局部治療主要是止痛、止癢、消炎,最好是濕敷,患處忌搔抓,忌用熱水洗燙;嚴重者可到醫院治療。
劉院長說,按照以上措施進行有效的預防和保護,毒隱翅蟲皮炎并不可怕,是不會致死的,市民無需聽信網上的謠言而對該病癥產生恐慌感。(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