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當當網提出的促進正版電子閱讀的說法,韓志認為不過是商人為自己找的一個“正當”的理由。國內數字出版方面的混亂長期存在,特別是一些內容提供方,因為急于通過經銷商將電子書賣出去,會盲目同意合作方式,失去了定價權。
據了解,目前當當網與版權方的合作模式基本都是“無保底+分成”的方式。雙方合同中規定電子書的定價是需要雙方協商同意的,最低定價應由版權方決定。有業內專家指出,當當網“0元促銷”活動并未與版權方協商,并且已經嚴重低于成本價格,該行為既是對合作方的無視,也是對作者勞動和作品價值的極大不尊重,不利于文化的發展和進步。這種行為也嚴重挫傷了正在文化產業轉型中的廣大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
對于這種亂象產生的原因,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副院長范軍分析,數字出版是比較新的領域,存在法規制定方面的盲點和滯后性,當當網正是鉆了這方面的空子。盡管在這件事情中,當當網的行為明顯不合情理,其結果也確實損害了作家和傳統出版方的利益,但實際上并沒有相關的法規可以對其進行懲處。此外,由于當當網不是中國出版協會的成員單位,所以不受行業協會管理。當傳統出版單位與當當網等電商發生糾紛時,行業協會無法發揮作用。范軍認為,這個事件暴露出的問題值得有關部門深思,我國應當盡快建立、健全版權領域的相關法規,維護作者和出版人的權益,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