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專門從事南北極科學考察的破冰船,“雪龍”號不僅肩負著運送考察隊員和物資的任務,同時也是中國大洋調查的“流動科學實驗室”。在第30次南極科考中,“雪龍”號上的科學考察設備有多少呢?
自從“雪龍”號出發之后,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的考察隊員孫晨就在船頂忙碌起來。此次考察中,他攜帶了3臺智能大容量空氣總懸浮顆粒采樣器,沿途采集3.15萬海里(1海里等于1.852公里)空氣中的氣溶膠樣品。孫晨每天都要更換一張經過特殊處理的石英過濾膜,然后低溫保存以備帶回國內實驗室進行分析。
孫晨采集的每個樣品可抽樣濾過大約1000立方米的空氣,懸浮在空氣中的顆粒被收集到石英濾膜上,可供各種參數分析。這對于了解極地的一些特殊環境現象十分重要。
目前,大氣氣溶膠研究是環境科學與大氣化學最受關注的內容之一。據記者觀察,此次考察中,“雪龍”號船頂至少安裝了五六臺不同規格和型號的大容量空氣采樣器,分屬于不同的課題組。考察結束后大家數據共享,針對不同的重點比對研究。
作為一艘專業的大洋科學考察船,“雪龍”號安裝的系列科考設備,可滿足物理海洋學、化學海洋學、海洋生物學、海洋地質學、氣象學以及與極地海冰相關的學科考察需要。
據“雪龍”號政委王碩仁介紹,在大型儀器設備方面,“雪龍”號上有水文生物絞車,可進行水文生物考察;有CTD絞車及配套設備,能起吊36瓶12升采水器,可將參數直接傳至接收器;有地質絞車,可進行海洋地質科考。
此外,船上還安裝了先進的雙頻測深儀,可通過多個視窗,實時顯示船航行海域的各種參數,其兩套雙傳感器可獲取零至6000米水深剖面的海水各項實時連續數據。為調查沿途海域生物資源,船上安裝了EK60魚探儀。另外,海氣二氧化碳通量分析儀可對走航表層海水進行海氣二氧化碳通量對比研究。走航表層海水供水系統可為各實驗室和各走航觀測設備提供在航期間連續的表層海水樣品。
目前,“雪龍”號上的實驗室面積約為570平方米,船上設置了樣品冷藏庫、低溫實驗室等。今年船上還加強了科考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建立了科考電子海圖綜合顯示平臺,為各專業科考任務提供實時、有效的現場數據。科考現場監控系統可實現對船舶周圍、主要機器場所、作業區域及作業設備等實時監控??瓶紨祿杉到y則可實現各科考設備的數據采集與輸出。
“‘雪龍’號為我們進行大洋調查提供了良好的軟硬件設施,針對考察任務的不同,每位考察隊員還需攜帶各種不同的自備儀器,”大洋考察隊隊長、中國海洋大學的矯玉田介紹說,“經初步統計,本航次僅大洋隊成員就攜帶了海洋水文、海洋氣象、海洋調查等各類儀器及其輔助設備上百種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