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金磚國家峰會日前在巴西落幕。近日,復旦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舉辦專家座談會,就峰會的意義等議題進行了討論。
專家認為,巴西峰會在金磚國家的成長歷程中具有突破性意義。首先,峰會突破了西方輿論的唱衰聲。從國際金融危機時期的亮眼表現,到近一兩年的稍遜風騷,并轉向國內經濟結構改革的陣痛,金磚國家可謂走過了一段高峰低谷。與此同時,西方經濟已走出危機陰影,大有重啟世界經濟引擎之勢。底氣加上疑懼使西方對金磚的態度出現變化,“分化論”、“失色論”的負面聲音此起彼伏。在這種情勢下,巴西峰會向世界傳遞了金磚國家團結一心、精誠合作的信號。
其次,實現了金磚國家合作從虛向實的突破。去年的德班峰會成立了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標志工商界合作的新高度。而巴西峰會宣布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應急儲備安排,使金磚務實合作取得了真正實體化的成果。
再從全球治理角度來看,本次峰會體現了金磚國家參與全球治理的建設性價值。
這種“建設性參與”尤其體現在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建立。一則,它貢獻了新理念,開啟了新試驗。金磚銀行是國際關系史上又一次偉大試驗,其提出的等額出資和不干涉借款國內政原則,是對國際關系平等原則的重大嘗試。二則,是對議程設置的貢獻。西方認為金磚國家在發展經濟時忽視環境、社會標準。而金磚國家在此次峰會上表示,將追求經濟、社會、環境三者的平衡。這意味著金磚國家未來在議程設置上,可借助金磚銀行平臺與西方擁有同等話語權,并在定義標準、規則上發揮更多作用。
巴西峰會后,金磚國家合作的著力點何在?專家建議,第一,做實經濟領域的務實合作。例如落實金磚銀行的出資、貸款等細節安排,嘗試金磚國家之間雙邊金融、投資的適度開放,不局限于基礎設施合作;二是增強政治、安全領域的務虛合作。金磚峰會未來可作為新興國家就國際問題發表主張和立場的發聲平臺;第三是推進人文交流,改變目前金磚國家民間交流有限的局面。第四,金磚國家應與現有的國際治理機構形成正向的支持關系,為全球治理發揮積極作用。(記者 廖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