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開往烏克蘭的F-16戰機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曹然
發于2023.5.29總第1093期《中國新聞周刊》雜志
5月20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出現在七國集團(G7)廣島峰會現場。烏方沒有披露他的具體行程,但據估算,從歐洲出發的飛機耗費10個小時以上才抵達日本。法新社說,這是澤連斯基自2022年2月以來距離最遠的一次出訪。
從烏克蘭的角度看,這是一次成功的冒險:澤連斯基到場而非視頻參會,讓烏克蘭問題成為峰會真正的關鍵議題。面對面交流中,他還首次爭取到姿態“中立”的印度總理莫迪的支持,至少讓莫迪表態“理解烏克蘭人民的痛苦”。不過,最重要的是,澤連斯基得到了過去半年烏克蘭求而不得的武器:美制F-16戰斗機。美國媒體指出,這將是“西方迄今為止提供給烏克蘭的最先進的軍事物資”。
5月初仍信誓旦旦表示“不會提供F-16”的美國白宮,20日宣布對烏克蘭開放獲取F-16戰斗機的許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話說,拜登政府做出自我“打臉”的決定,是因為受到來自國會和歐洲盟友“越來越大的壓力”。
三個月前被外界視為烏克蘭“必敗局”的巴赫穆特戰役,如今已被烏軍拖成拉鋸戰、消耗戰。不論俄烏雙方關于俄軍已全面占領巴赫穆特的爭論孰是孰非,瓦格納雇傭軍領導人普里戈津多次失言推卸責任,已顯示出戰局不如俄方預料的順利。在西方看來,這意味著烏軍一再預告的“大反攻”真的有可能了。在此背景下,除英國首相蘇納克公開宣布將培訓烏克蘭F-16戰斗機飛行員、推動F-16援烏,裝備該型戰機的荷蘭也對美方表示,一旦白宮解除出口限制,愿意向烏克蘭援助戰機。從白宮公開決定后的第一反應看,丹麥、比利時可能也加入了“施壓者”聯盟。
雪上加霜的是,拜登還在5月17日收到了部分兩黨議員共同提交的信函,強調“將F-16戰斗機投放到烏克蘭至關重要”。這個跨黨派小組選擇了最佳時機:拜登正為和國會協調債務上限問題焦頭爛額,一度傳出缺席G7峰會的可能。顯然,他選擇在這些“不必爭吵”的事務上和議員們達成合作。
考慮到丹麥、比利時、荷蘭空軍裝備的主力是F-16A/B型戰斗機,烏克蘭空軍未來能獲得的,很可能是此類早期型號,其戰斗性能并不優于俄羅斯空軍裝備的四代戰機,雙方也不曾在實戰中大量交手。加上F-16戰機援烏的數量、時間尚不明朗,該援助對戰局的影響程度不好判斷。澤連斯基也承認“這些噴氣式飛機不會馬上就幫助我們取勝”。
但此事的關鍵意義在于,美國政府在援烏問題上再破“紅線”。雖然白宮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5月20日強調,烏克蘭已承諾不使用F-16打擊俄羅斯境內目標,但一旦烏軍獲得作戰半徑上千公里的多用途噴氣式戰斗機,俄羅斯內陸城市及軍事目標受到的威脅,就不僅是無人機和滲透小隊了。
此外,英國已同意對烏援助遠程無人機,美國很可能在解禁F-16后同步解禁無人機援助。西方軍用遠距離無人機的飛行高度、速度、機動性和打擊精確性,是目前烏軍使用的改裝商用無人機和蘇制無人機無法比擬的。相比幾個月后才能陸續到位的美制坦克與戰機,美制無人機或許是當前烏軍更需要的戰場“幫手”。
對于西方又一次突破自設“紅線”,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5月22日表示,“顯然,處于所謂‘討論階段’的所有武器裝備,最終都會以某種方式進入烏克蘭”。面對“不再有紅線”的現實,俄方認為“這不會影響‘特別軍事行動’的執行”。當天,俄軍宣布用精確制導武器定點打擊了第聶伯羅的烏克蘭空軍基地,這被視為對F-16即將到來的回應。
5月22日,俄軍稱在盧甘斯克和哈爾科夫邊境破獲了三個烏軍偵察滲透小組。這里是分析認為烏軍最有可能展開春夏“大反攻”的戰線,一場惡仗似乎已不能避免。而沙利文卻依然宣稱,美國“將竭盡全力支持烏克蘭捍衛主權領土完整,也將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
《中國新聞周刊》2023年第19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