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霍尼·沃森。帕特里克·謝德-西蒙茲攝
作為跨文化溝通的橋梁,越來越多的西方青年翻譯從業者正在加入到中國文學的推廣傳播。八月的一個雨天,人民網前往北約克郡采訪了嶄露頭角的英國新一代青年翻譯家、科幻小說作家霍尼·沃森。
在倫敦大學學院完成古代史本科后,沃森來到北京大學攻讀碩士。 北大之初她學習的是中國歷史,被美國漢學家威廉·萊爾翻譯的魯迅《狂人日記》所打動,轉入中國文學專業并自學翻譯。對中國文學和中文的深切熱愛,進一步推動她不斷攀登,2022年獲得紐約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她形容北大的經歷“改變自己的人生”。
近年來,沃森將不少中國當代文學作品包括蘇童的短篇小說翻譯介紹到西方,目前她正在翻譯湖北女作家姚鄂梅的短篇小說。 她的處女作科幻小說《觀鳥課》剛剛在今年八月出版。沃森對東西方文化交流事業滿懷熱忱,她希望將來能更好地為中國當代文學走向世界添磚加瓦。
開啟當代文學翻譯之路
圖為霍尼·沃森。帕特里克·謝德-西蒙茲攝
人民網:作為青年譯者,當初是什么樣的機緣讓你開啟蘇童作品的翻譯?
霍尼·沃森:我的第一部翻譯作品是一個難以置信的機會。 在紐約大學攻讀博士的第三年,中國著名作家蘇童來紐大駐校,舉辦了為期一個月的工作坊,與我們討論了他寫作生涯的一部部佳作。通過參加他舉辦的研討會,我完成了蘇童短篇小說集《夜間故事》的英文翻譯。第一次擔任譯者時我還是個學生,獲得了很多教授、同學和蘇童本人的幫助。我熱愛翻譯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這已成為我孜孜以求的事業。
人民網:蘇童中長篇作品與您翻譯的短篇小說集《夜間故事》有何異同?
霍尼·沃森:蘇童最著名的是他的中長篇小說,例如長篇小說《米》、《我的帝王生涯》,還有已改編為電影的《妻妾成群》。蘇童在不同人物性格塑造中,寫盡人性深處的丑陋陰暗,以及發生在人們身上的暴力與不幸。盡管這些黑暗人物性格研究也存在于《夜間故事》,串聯這部短篇小說集的是更為微妙的東西。
我描述這一點的最好方式就是,當你還很小的時候,看著黑暗中的玩具,夜不能寐。 突然你非常喜歡并給你帶來安慰的玩具,在不同的光線下開始讓你恐懼。 這是某種我們都知道并經歷過的感覺,但很難向一個成年人傳達。而這正是蘇童《夜間故事》中所表現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木殼收音機》。 這個故事只有幾頁紙長,講述的是一位醫生某天下班,恍惚間發覺家中的一切變得有些怪異。 我不再劇透了,推薦大家來讀。
人民網:蘇童的文學作品塑造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女人物。您對他對女性形象以及女性意識的刻畫有何評價?
霍尼·沃森:有很多男作家試圖表現女性經歷,卻讓女性讀者感到好笑,但蘇童寫得真的很好?!兑归g故事》中有一個特別的短篇《像天使一樣美麗》。 它講述了兩個女中學生之間的友誼,隨著她們的生活走向不同的方向,她們的友誼如何變得緊張、變質。最終,故事展現了從女孩到女人的身份轉換,巧妙地探討了男凝是如何將女人物化,并影響她們親密的友誼。
翻譯是一種重寫的方式
人民網:您最近翻譯了美籍華裔作家吳帆的小說《被遺忘的靈魂》。該 小說探討了什么?
霍尼·沃森:《被遺忘的靈魂》以 1917 年為背景,講述了一位受過良好教育的中國年輕人張德倫的故事。 他逃離包辦婚姻,加入招募的勞工軍團。 歷盡艱辛最后到了一戰時的法國,挖掘戰壕、修理火車、建設鐵路,為盟軍在法國的工作效力。 翻譯過程中我哭了好幾次,我意識到作為一名譯者你是如此接近文本。 過去我并不了解一戰期間中國勞工在歐洲的這段歷史。這真的是一段未被充分認識、分析和講述的歷史。我非常榮幸能夠將這部小說翻譯成英文,擴大它的受眾。
在翻譯過程中吳帆給我布置作業,讓我去讀約翰·斯坦貝克以及其他名家的著作。因為對她來說,在翻譯中保留中國地方方言非常重要?!侗贿z忘的靈魂》講述了14萬來自中國各地的形形色色的勞工的故事; 他們說的不是標準的普通話。 翻譯時我也給他們提供了不同的當地口音。
《被遺忘的靈魂》封面。
人民網:有人說,翻譯家是文學作品的共同作者。您認為,譯者與作者之間是什么關系?
霍尼·沃森:吳帆總對我說,翻譯是一種重寫的方式,我覺得這個觀點非常有趣。對于她來說,翻譯《被遺忘的靈魂》不僅要提供給讀者一種無縫、流暢的閱讀體驗,還要保留中國各地方言特色。我和吳帆很多討論都是如何保留作品的趣味性,保持中文對外國讀者來說的陌生感,同時又不打斷閱讀的流暢性。但這并不是說我要逐字逐句對應翻譯。 例如在《被遺忘的靈魂》人物們不斷地唱歌。其中,有個插曲是張德倫在打快板,唱著一首有點狂歡節風格的歌曲。為了保持歌曲的韻律和節奏,自然而然,我最后翻譯時不得不稍微偏離原本的含義。
翻譯蘇童作品時,我更著重于展現他語言的色彩。蘇童不使用標準語法,也拒絕按照學校教的方式使用標點符號。有時他會在句子中途改變主題,留下模棱兩可的含義。當然他完全是故意這樣做的。但翻譯時,你不能用同樣的方式; 普通話中看似有意的違規在英語中很瘋狂。
人民網:您現在正在翻譯哪位中國當代作家的作品?
霍尼·沃森:我目前正在翻譯湖北女作家姚鄂梅的小說《家庭生活》中的一個故事《柜中骷髏》,講述了一位年輕女士與一位年長男人有染,并擔心他的妻子是否察覺的故事。 這部小說的四個故事都將由不同的譯者翻譯,我期待看到最終的成果,以及讀者是否能發掘每個譯者的不同風格。
推出科幻小說處女作《觀鳥課》
《觀鳥課》封面。
人民網:除了譯者身份,您是一位科幻小說作家。 您能和我們分享一下您的處女作嗎?
霍尼·沃森:我的處女作《觀鳥課》已在 8 月 8 日出版。 我著重思考了文化交流,我們如何看待自身以及歷史。 如果你想想當今的世界以及我們理解不同文化和彼此的方式,就會發現歷史的許多方面都基于誤解。 為了給這部小說構建一個新的世界觀,我思考了2000年后的人們會不會也誤解我們今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們會如何利用這些歷史?他們將如何思考我們作為祖先與他們的關系?
人民網:您如何評價中國當代文學在西方的影響,特別是中國科幻小說?
霍尼·沃森:中國越來越融入世界,西方對中國當代文學也越來越感興趣;這是一個高速發展的領域。每當有人問我是做什么,我說寫科幻小說還翻譯中國文學,他們馬上就會提起《三體》這本人見人愛的書。劉宇昆精湛的《三體》譯本為中國文學做出了巨大貢獻?!度w》的魅力和好評促使了越來越多當代中國作家特別是科幻作家的作品被翻譯成英文,在英美受到歡迎,比如夏笳和雙雪濤。
我認為,當代中國科幻小說吸引讀者的原因之一是科幻小說是一種界定模糊的寫作流派。你有像《三體》這樣的“硬核”科幻小說,也有像夏笳的《鬼界》這樣關于鬼魂復活了一個男孩的“軟科幻”小說,將民間傳說、神秘主義和歷史等元素都融合在一起。夏笳是我開始寫科幻小說的主要靈感之一。
人民網:您認為文學作品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霍尼·沃森:我想說,文學是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間文化交流的最大貢獻者之一。 文學作品不僅是人類體驗的個性化表達,講述做自己意味著什么、在某個領域通過某些事的成長意味著什么,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書中關于苦難、勝利、愛以及心碎的表達都是我們親身經歷過的。 進一步說,講故事本來就是人類的第一本能,不是嗎? 我們需要交談,彼此溝通,表達自己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