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泰國商務部國際貿易廳廳長倫納隆推介軟質白米。泰國商務部供圖
人民網曼谷9月26日電 (記者孫廣勇)據泰國商務部統(tǒng)計,2023年1-8月泰國大米出口達527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0.48%,出口金額1003.7億泰銖,同比增長10.48%。主要出口市場為印度尼西亞、伊拉克、南非、美國和中國,出口品種為白米(54.56%)、茉莉香米(18.37%)、蒸谷米(17.30%)、泰國香米、糯米及糙米等。
大米種植是泰國經濟重要支柱產業(yè)。據統(tǒng)計,泰國大米種植面積6931萬萊(1萊約合2.4畝),約占全國農業(yè)用地的46%,從事水稻生產的農戶有416萬戶,占農業(yè)總戶數的65%。大米是泰國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泰國農業(yè)經濟辦公室統(tǒng)計,每年泰國收獲稻谷約3000萬噸,加工后的大米約有1000萬噸出口、1000萬噸國內消費。
印度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占全球貿易40%,而泰國和越南分別占約15%和14%。泰國商務部國際貿易廳(Department of Foreign Trade)廳長倫納隆對記者表示,2022年泰國是世界上第二大大米出口國,出口量769萬噸,較2021年增長了22.1%。2023年的目標是出口800萬噸,爭取連續(xù)兩年成為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國。
泰國在國際大米出口市場上位居前列。但是近年來,泰國與越南、印度、緬甸等國的競爭不斷加劇。為了提升泰國大米競爭力,2023年泰國將加強軟質白米的出口。倫納隆表示,此前泰國出口的白米主要為硬質白米,而目前開發(fā)的軟質白米雖然沒有香米的味道,但是口感松軟,適合消費者口味。“軟質白米具有產量高、投入少、價格低的優(yōu)勢。泰國之所以必須推軟米,是因為世界大米市場的競爭形勢更加激烈。為了在品種、質量和價格上具有競爭力,許多稻米生產國已轉向加快稻米產品的開發(fā),消費者的口味已轉向更多地消費軟米,尤其是亞洲市場。”
圖為泰國農業(yè)與合作社部培育的優(yōu)質稻種。泰國商務部供圖
為了提高泰國大米的競爭力并保持海外市場份額,泰國商務部、泰國農業(yè)與合作社部以及泰國大米出口商協(xié)會、農戶等政府和私營部門積極加強合作,就大米的種植、收獲、加工、出口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溝通,以從大米戰(zhàn)略、種植到出口等整個產業(yè)鏈,進行有效協(xié)調,確保泰國大米出口的優(yōu)勢地位。
為了不斷提高大米種植產量、培育更多優(yōu)質稻種,泰國政府十分重視水稻科研,不僅設立了全國性水稻研究所,還在全國設有28個大米研究中心。每個中心負責若干個府的稻谷研究,形成了覆蓋全國的稻谷科研網絡。泰國大米出口商協(xié)會主席查倫表示,為了促進出口,種植者必須根據各國市場需求,不斷研發(fā)新的大米品種,滿足不同群體的消費需要。
為了促進大米出口,泰國政府采取積極措施,以加強推廣貿易展覽,并與貿易伙伴進行談判,探索新市場。“政府將加強與包括伊拉克、印尼、南非、美國和中國在內的關鍵貿易伙伴關系作為優(yōu)先事項,以拓展新市場。”泰國商務部國際貿易廳廳長倫納隆說:“憑借各相關部門的合作和整合努力,相信2023年泰國大米出口量將達到800萬噸的設定目標。”
作為泰國大米的重要進口國,中國是泰國大米巨大的消費市場。隨著經濟高速發(fā)展,中國民眾對大米消費需求也呈現(xiàn)多元化發(fā)展趨勢,泰國不僅有茉莉香米,還有很多特種稻米。倫納隆對記者表示:“2022年泰國向中國出口大米75萬噸,同比增長18.8%。而2023年1-8月,向中國出口24萬噸,占總出口量的4.56%。”
2023年恰逢“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中泰經貿合作迎來新契機。近日中泰兩國相關部門表示,將在泰國大米質量和標準、知識產權保護執(zhí)法等領域加強合作與溝通,促進中泰經貿關系發(fā)展。
“在種植、收獲、運輸、銷售各環(huán)節(jié),泰國商務部、農業(yè)與合作社部、農產品標準辦公室等多部門嚴格把關,目的就是嚴格管理生產質量,保證各國消費者都能吃到高品質的泰國大米,”倫納隆說,“泰國政府將繼續(xù)鼓勵農民提高大米產量和改良品質,同時在農業(yè)灌溉方面提供支持。不僅是大米,還有榴蓮、橡膠、木薯等,泰國和中國在很多農產品領域都有著廣闊的合作前景,希望中方能夠幫助推廣泰國大米等農產品,進一步促進中泰經貿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