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曼谷9月26日電 (記者劉慧、趙文環)“3…2…1…起爆!”日前,在柬埔寨執行“純凈家園-2023”多國聯合掃雷行動的中方任務分隊掃雷組官兵,于柬埔寨王家軍多國維和部隊培訓學校附近的雷場又一次成功處置了7枚未爆彈。這是中國掃雷兵在柬埔寨實地掃雷中發現并處置未爆彈數量最多的一次。
柬埔寨王家軍多國維和部隊培訓學校附近的雷場,在該校附近約1.4公里的后山上,這片雷場植被茂密灌木叢生,很難想象這會是一片雷場。
據柬埔寨掃雷行動中心負責人介紹,該雷場是柬埔寨內戰時期遺留下來,已有幾十年歷史,由于缺乏相關的雷場資料,戰后一直未清排,后又被用作實彈射擊場,導致雷場情況十分復雜,危險程度極高,曾有3人在此處失去生命,10余人受傷。
“報告組長,發現1枚未爆彈!”掃雷3組副組長吳高健帶著組員林榕昶在3號作業通道內像往常一樣作業,林榕昶正按照標準作業程序對即將割除的植被進行觀察,剛扒開灌木叢就發現灌木根部下平躺著一枚炮彈彈頭,林榕昶第一時間向組長報告,并在組長指揮下對未爆彈進行標記。
柬埔寨王家軍多國維和部隊培訓學校附近的雷場情況十分復雜,雷場內不僅有未爆彈,還有數量繁多的彈殼、彈片等金屬物,探測作業難度大,平均一平方米作業面積有50多個金屬信號源。
“報告,發現多枚疑似未爆彈。”人工掃雷作業展開時,排爆組無人機操作手林成成,同步操控無人機對雷場進行偵察,在雷場的空地上發現了數枚銹跡斑斑的疑似未爆彈,還在水塘附近發現了多個炮彈孔。這些區域經過人工搜排確認,最終發現了未爆火箭彈、75毫米無后坐力炮炮彈、81毫米迫擊炮炮彈等多種未爆彈共7枚。
作業進度慢、搜排難度大、任務風險高……這僅僅是掃雷兵們執行任務時遇到的困難之一,由于柬埔寨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天氣炎熱高溫,雷場內還有不少蛇蟲鼠蟻,官兵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在這里作業,不僅要克服高溫帶來的影響,還要隨時防備林間的毒蛇、紅火蟻等。
為確保掃雷作業安全,任務分隊領導在選派作業骨干時,注重挑選經驗豐富的作業手擔任組長。在勘察雷場階段,向柬方詳細了解雷場的具體情況。在此基礎上,還安排了醫療救護組跟隨在雷場外提供相關保障,并提前了解和掌握每名官兵的血型,結合實際準備抗毒蛇血清和急救藥物等。作業過程中,掃雷監督員根據天氣情況,及時調整作業時間,讓官兵更好地完成任務。
鋪設線路、設置裝藥、連接雷管……很快,排爆組劉強按照標準作業程序對發現的所有未爆彈進行銷毀處置,隨著起爆指令下達,發現的未爆彈均被成功銷毀。
自展開掃雷作業以來,中國掃雷官兵共清掃雷場面積50余平米,累計清排出炮彈碎片、火箭彈尾翼等金屬物2400余枚,成功處置各類未爆彈10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