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月10日電 (記者高石、劉融)1月9日,“展望2024:百年變局下的世界秩序與地區動態”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成立儀式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到場嘉賓和學者紛紛表示,加強區域國別學建設是中國外交守正創新的當務之急,新形勢下要精準制定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區域國別戰略,為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在致辭中表示,區域國別學不僅是“大學之學”,更是“大國之學”。他希望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擦亮鮮明底色,回答好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走好研究新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區域國別學,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營造更有利國際環境、提供更堅實戰略支撐。
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艾平在致辭中表示,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的成立將為服務新時代中國外交、落實“三大全球倡議”、推動人類文明互鑒、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在成立儀式上,中國外交部阿富汗事務特使岳曉勇,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楊丹,上海外國語大學原黨委書記姜鋒,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寧琦圍繞建構區域國別學中國自主知識體系,推動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進行主旨演講。
岳曉勇表示,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新形勢和新目標要求我們進一步認識外部世界,準確把握國際形勢和國際格局演變,更加全面、深入研究世界各國、各地區,精準制定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區域國別戰略。
楊丹認為,區域國別學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對高校的學術能力、治理能力、服務能力、創新能力和全球視野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立足中國實際,解決中國問題,凝煉中國表達,匯聚中國智慧,增強學術研究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創造性,高質量服務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寧琪表示,開展區域國別研究,就要對重點國別進行深入研究,分析總結不同國別的代表性特征和問題,提取區域中的共性和差異性問題,闡釋深層次的歷史與現實的關聯,促進多元文化的包容共生和彼此尊重。
在學術研討環節,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副院長翟昆、中國人民大學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院長周琪、北京語言大學國別和區域研究院院長羅林,以及中國人民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院長翟東升、吉林大學東北亞學院院長吳昊、山東大學東北亞學院院長劉昌明、四川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李志強等多位學者就“2024年世界政治經濟秩序展望”“百年變局下的地區局勢解析”進行發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