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開羅5月18日電 題:攜手構建更高水平中阿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賀信為蓬勃發展的中國同阿拉伯國家關系注入新動能
新華社記者
5月1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阿拉伯國家聯盟首腦理事會會議輪值主席伊拉克總統拉希德致賀信,祝賀第三十四屆阿拉伯國家聯盟首腦理事會會議在巴格達召開。
阿拉伯國家人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習近平主席賀信體現了中國對同阿拉伯國家關系的高度重視,表達了對阿拉伯國家正義事業的堅定支持,為進一步深化中阿關系提供重要指引。阿拉伯國家愿同中方攜手前行,共同構建更高水平中阿命運共同體,相信明年舉辦的第二屆中阿峰會將成為雙方關系史上又一座重要里程碑。
“攜手同行,共謀發展,共享未來”
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指出,近年來,中國同阿拉伯國家關系蓬勃發展,樹立了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典范。許多阿拉伯國家人士對此有切身體會,感觸深刻。
阿盟秘書長蓋特在記者會上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表示,阿拉伯國家同中國關系一向親近友好。2022年,首屆中阿峰會在沙特阿拉伯成功召開;去年,中阿合作論壇第十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成功舉辦;明年,第二屆中阿峰會將在中國舉辦。雙方高水平關系體現在各領域廣泛合作中。
“習近平主席賀信反映出中方致力于將同阿拉伯國家的關系推至更高水平。”埃及前駐華大使馬格迪·阿米爾說,“雙方關系正取得引人注目的發展,任何觀察者都能強烈感受到這一點。”
他說,中埃合作打造的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務區、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埃及齋月十日城輕軌鐵路等項目令人自豪。“過去十年,中國對埃及投資大幅增長,埃中合作項目顯著增加。”阿米爾說,“中國對埃投資使兩國人民共同受益:既提升埃及本土產能、促進出口,也為中企、埃企和兩國民眾創造多贏局面。我們期待這一趨勢持續加速。”
“習近平主席賀信向中東企業界釋放出明確信號:中國愿與阿拉伯世界攜手同行,共謀發展,共享未來。這進一步增強了我們在一線從事阿中貿易的企業家的信心。”科威特一家進出口企業董事長穆巴拉克·杜薩里說,“某些大國以政治施壓、經濟脅迫對待發展中國家,而中國始終堅持不干涉別國內政,尊重別國發展道路。我們深刻感受到,中國是可以信賴的朋友。”
阿爾及利亞《獨立青年報》新聞主任卡邁勒·曼薩里說,中國是阿爾及利亞最重要的經濟伙伴之一,雙方合作不僅限于經濟層面,還延伸至政治領域。兩國在國際事務中堅持不干涉內政、相互尊重的原則,倡導互利共贏的合作理念。“阿中合作是全球南南合作的典范。兩國在相互信任、共同發展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座堅固的友誼之橋,并不斷拓展深化。”
“中國一直是阿拉伯國家正義事業的可靠伙伴”
本屆阿盟峰會強調,巴勒斯坦事業是阿拉伯世界和阿盟的首要議題。習近平主席賀信高度評價阿盟成立80年來為促進中東地區和平、穩定、繁榮發揮的重要作用,指出中國將堅定站在阿拉伯國家正義事業一邊,引發阿拉伯國家人士強烈共鳴。
“中國一直是阿拉伯國家正義事業的可靠伙伴。‘中國將始終做阿拉伯國家值得信賴的朋友和伙伴’展現了阿中關系的深度,體現了中方的道義承諾。”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中央委員、阿拉伯關系和中國事務部部長阿巴斯·扎基說,中國對巴勒斯坦事業的支持不僅反映在政治和道義上,而且體現在實際行動中。中方2024年推動巴勒斯坦14個派別共同簽署《北京宣言》,促進巴勒斯坦內部團結,這是支持巴勒斯坦事業的切實行動。
“習近平主席連續多年向阿盟峰會致賀電,充分體現了中方對阿拉伯國家在戰略高度上的重視,也表明了中方對阿拉伯國家人民追求團結、穩定、發展的堅定支持。”黎巴嫩阿拉伯-中國對話與交流協會主席瓦里夫·庫邁哈說,習近平主席“堅定站在阿拉伯國家正義事業一邊”這句話令他特別感動。庫邁哈表示,中方始終在聯合國等多邊場合推動落實“兩國方案”,為支持巴勒斯坦事業作出切實努力。中方立場回應了阿拉伯國家人民的情感和愿望,彰顯一個大國對其全球南方伙伴的道義擔當。
約旦歷史學家奧馬爾·阿爾穆提說,中國在阿拉伯國家問題特別是巴勒斯坦問題上的公正立場廣受認同,中國始終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合法權利。
“中國在中東地區問題上始終堅持公平正義,沒有私心,這與某些國家形成鮮明對比。”突尼斯伊本·路世德戰略研究機構負責人卡邁勒·本·尤尼斯說,“中方一直支持阿拉伯國家正義事業,支持巴勒斯坦事業,成功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和解,其公正立場得到地區廣大國家的認同和歡迎。”
“做命運與共的真正朋友”
習近平主席賀信表示,2026年,第二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將在中國舉辦,相信這將成為中阿關系史上又一座重要里程碑,并指出中國愿同阿拉伯國家一道努力,深化政治互信,促進互利合作,增進人文交流,在各自現代化道路上攜手前行,構建更高水平中阿命運共同體。
“我相信,第二屆中阿峰會將為深化雙方在經濟、投資等各領域伙伴關系提供良好契機,進一步促進阿中共同發展。”伊拉克年代電視臺記者穆罕默德·法里德在阿盟峰會新聞中心說,“在中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阿拉伯國家也迎來發展機遇,在基礎設施建設、技術交流合作、可再生能源發展等領域共享中國發展動能。”
伊拉克巴格達大學政治學教授伊卜提薩姆·穆罕默德·阿拉梅里說,在當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阿拉伯國家和中國應在政治上相互支持,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反對外部干涉和強權政治;同時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推動互聯互通、產能協作與綠色發展,實現互利共贏;在人文交流方面,推動文明互鑒與民心相通,增進理解與友誼。“阿拉伯國家和中國要做命運與共的真正朋友,以實際行動踐行阿中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中并肩前行。”
突尼斯迦太基大學孔子學院突方院長希沙姆·馬蘇迪深切贊同習近平主席賀信強調的“增進人文交流”。他說,習近平主席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近年來,突尼斯與中國之間的人文交流越來越多,他所在的孔子學院近期連續舉辦文學對話、主題講座等活動,邀請中國學者交流互動,他本人從中受益匪淺。“期待更多人文交流加深彼此了解,進一步促進雙方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友好合作。”
“習近平主席賀信充分體現了中國同阿拉伯國家的友好關系。”卡塔爾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海爾·迪亞巴特說,阿拉伯國家和中國同屬全球南方,中國不僅是大多數阿拉伯國家的主要經濟伙伴,而且與阿拉伯國家在諸多地區和國際問題上有著一致立場。雙方都反對霸權主義,推動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多極化國際秩序,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