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日內瓦9月5日電(記者王露)世界衛生組織5日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當天在記者會上說,此項決定是基于剛果民主共和國以及布隆迪、塞拉利昂、烏干達等其他受影響國家的病例數和死亡人數持續下降,“而且我們對疫情傳播動因、重癥風險因素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受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也已形成持續應對能力”。
但他也表示,這并不意味著威脅已結束,也不代表應對工作將停止。世衛組織注意到,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4日決定,猴痘疫情仍構成非洲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疫情復發和新發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需要具備充足的監測和應對能力。當前仍需持續努力保護最脆弱群體,特別是幼兒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猴痘是一種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癥狀包括發燒、頭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結腫大,之后可發展為面部和身體大范圍皮疹。多數感染者會在幾周內康復,但也有感染者病情嚴重甚至死亡。
2022年7月,世衛組織宣布猴痘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直至2023年5月才解除這一警報。2024年8月,世衛組織再次宣布猴痘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