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人民檢察院新聞發言人、政治部主任常雁翔27日表示,陜西省檢察機關以“捕、訴、監、防”為工作重心,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先后對“富平張淑俠拐賣嬰幼兒案”、“渭南市原人大代表張志宏嫖宿幼女案”等案件實施提前介入偵查和掛牌督辦。
據介紹,2013年1月1日新修改的刑事訴訟法實施,對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程序作了特別規定,也提出了更高要求。2013年,陜西檢察機關依法嚴格限制羈押,在依法受理審查批捕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不捕率為20.21%;依法嚴格把握起訴條件,在受理審查起訴案件中,不起訴率為5.14%。
針對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的特殊性,陜西省人民檢察院建立健全了社會調查報告制度、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等未檢工作特殊制度。陜西省三級檢察機關堅持依法辦案與社會調查相結合,通過自行調查或委托有關部門、社會組織進行社會調查,綜合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性格特點、家庭情況、社會交往、成長經歷、犯罪原因、犯罪后態度、幫教條件等因素,考量逮捕、起訴的必要性,依法慎重作出決定,制作社會調查報告,并以此作為幫教的參考和依據。2013年該省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階段實施社會調查166人次,取得了較好的法律效果。
同時,還建立了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就該制度會同有關部門,共同研究制定輕罪判決、不起訴、強制措施適用等犯罪記錄封存的具體操作規范。
陜西省檢察機關深入貫徹“教育、感化、挽救”方針、“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原則,以“捕、訴、監、防”為工作重心,最大限度的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2013年,全省2個市級院和31個基層院共實施刑事和解案件161件,較好地維護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常雁翔說,近年來,該省檢察院先后對“富平張淑俠拐賣嬰幼兒案”、“渭南市原人大代表張志宏嫖宿幼女案”等案件實施提前介入偵查和掛牌督辦,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