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南方暴雪 2008年汶川地震 2013年蘆山地震 2014年魯甸地震 他都在搶險救災第一線
總理握著他的手:小伙子,你們立大功了!
成都商報專訪成都軍區13集團軍某陸航旅干部劉科
總理的鼓勵
“總理走近我們,左手豎起大拇指,右手緊緊握住我的手說,小伙子,你們這次立大功了,千萬注意安全!他還給我們提了幾點要求,囑咐我們要注意安全,科學組織,要不惜一切救人。”
他的謙虛
“救災對我來講,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上了電視,只能說我正好被鏡頭捕捉到了,其實真正的英雄,是飛機前艙那些技術過硬的飛行員們。”
在8月4日的央視《新聞聯播》中,出現了一名正在轉運傷員的小伙子,他不停地奔忙在運送傷員、轉運救災物資的路上。在災區慰問的李克強總理握住他的手說:“小伙子,你們立大功了,千萬注意安全!”
他叫劉科,是成都軍區13集團軍某陸航旅的一名干部,都江堰人。從2007年重慶抗洪搶險,到2008年1月南方暴雪,再到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蘆山地震,1983年出生的劉科,總是出現在搶險救災現場。面對記者采訪,他說,“救災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地震第二天 就和戰友飛赴災區
今年6月,劉科隨部隊到云南曲靖地區駐訓。8月3日,正在訓練的劉科感到大地的震顫。“駐訓就此中斷,我們部隊立刻著手準備參與救援。”劉科說。8月4日清晨7點半,他就和戰友搭乘飛機奔赴災區救災。
成都軍區13集團軍某陸航旅政治部主任王月翼說,陸航旅派出的第一架飛機已于5日早上8點半起飛,在龍頭山鎮上空盤旋半小時左右后,戰士們將1噸多重的物資投放下去,劉科就是參與投放物資的人之一。
“劉科是少校軍銜、副營級。近幾年,參加過多次搶險救災的任務。”王月翼介紹,“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蘆山地震他都在前線參與救援。”
回憶與總理握手 他備受鼓舞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電話聯系上劉科時,他剛和戰友為災區幾個村落的村民空投了救援物資,“早上6點就開始準備,整整一天,都在空投物資和轉運傷員。”電話里,劉科一邊說,一邊喘氣。
參與過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蘆山地震救災的劉科說,最開始,他以為這次地震影響不會太大,但到了災區后,看到現場情況,劉科大吃一驚,當地很多房屋都是土木結構,抗震能力差,倒塌嚴重,并且通訊和道路不暢,“很多村民已經斷糧,喝的水都是發黃的。”
回憶起與李克強總理握手的情景,劉科很受鼓舞,“總理走近我們,左手豎起大拇指,右手緊緊握住我的手說,小伙子,你們這次立大功了,千萬注意安全!他還給我們提了幾點要求,囑咐我們要注意安全,科學組織,要不惜一切救人。”
劉科說,總理來了,和我們握了手,之后我們又繼續投入戰斗。“救災對我來講,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上了電視,只能說我正好被鏡頭捕捉到了,其實真正的英雄,是飛機前艙那些技術過硬的飛行員們。”他說。
家人:支持他救災,他是軍人
8月3日魯甸地震發生后,劉科的同學張鑫睿就斷定,劉科肯定又去救災了。“從2007年重慶抗洪,到2008年1月南方暴雪,再到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蘆山地震,他都和戰友們沖在最前線。”
張鑫睿與劉科是都江堰中學2002屆7班的同班同學,也是10多年的好友。中學畢業后,劉科成了重慶大學的第一屆國防生,研究生畢業后,他義無反顧地投入到國防事業中。張鑫睿說:“每次聚會,都會聽他講起在災區的故事,感覺他變得成熟了,有責任有擔當。”
印象最深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時,劉科老家都江堰也是重災區,他家里的房子垮了,父母受傷,外公表弟不幸遇難,但劉科沒來得及回去照顧父母,而是跟隨進入北川的第一支部隊,連夜到達災區抗震救災。
昨日,劉科的岳父趙涌告訴成都商報記者,“看到他去災區救災,家里人很支持,他是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