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縣塔元莊:鄉村產業也透著科技范兒
編者按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9次到河北考察調研。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為河北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本報為您講述燕趙大地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服務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北京冬奧會籌辦“三件大事”,以及正定縣塔元莊村用科技引領鄉村產業發展與河北科技大學培養心懷“國之大者”創新人才的故事。
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正定縣塔元莊村視察時,寄語當地干部群眾“把農業做成產業化,養老做成市場化,旅游做成規范化”。塔元莊村干部群眾牢記總書記囑托,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如今,科技創新給塔元莊村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近日,記者走進塔元莊村西的智慧農業園區,在設施大棚里看到一串串晶瑩剔透、圓潤飽滿的葡萄掛滿枝頭……
智慧農業“長勢”喜人
“我們這除了疏果、育苗、栽苗等農事需要人工外,像大棚溫控、果蔬打藥、水肥處理等農事全都實現了智能一體化操作。”塔元莊智慧農業園區農業數字化技術員胡亞磊告訴記者。
塔元莊智慧農業園區里建有大棚47個,其中葡萄大棚10個、草莓大棚13個、櫻桃大棚24個。今年除了葡萄大棚將要升級改造外,其他大棚已全部采用5G自動化智能控制。在這里,農業科學技術讓農業設施大棚變身智能工廠。
果蔬打藥全靠霧化。“你看,在每個大棚的頂部都有4排霧化管道,每間隔2米就有一個霧化噴頭。”胡亞磊介紹說,只要打開一體機,整個大棚內就能瞬間充滿霧氣。
如何科學調控大棚溫度?“現在手機是我們看管大棚的‘新農資’。”胡亞磊說,最初他們都是靠人工拽拉風口,現在每個大棚都安裝了智能溫控設備,預設好溫度以后,它就會根據天氣情況自動調節風口機,技術員拿一個手機就可以看管這些大棚。
“現在澆水施肥也很省事兒,只要把調配好的水肥倒入水肥一體機就不用管了,澆水、施肥一次全都有了。”胡亞磊介紹,現在澆完整個大棚也就20來分鐘。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路子,塔元莊村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村西建的那個‘智慧農場’,就是把農業做成產業化的一個科技富農項目。”塔元莊村黨支部書記尹小平告訴記者。
為讓村集體經濟持續穩定增長,2020年,塔元莊村通過采取與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的方式,將技術、資本、人才等關鍵要素融入塔元莊村產業發展中,使普通的智能溫室換了“芯”。
6月25日,記者走進塔元莊同福智慧農場,看到這里不僅引進了氣霧栽培、魚菜共生等多項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還探索了科研、文化、旅游、康養、研學等產業形態一體化的發展路子。
用創新引領產業發展
產業有了,如何激發業態活力?“我們發展了現代農業科技和農村電子商務。”尹小平介紹說,他們在滹沱河南岸新搞了100畝高效綠色農業示范田,村里的蔬菜廠、豆芽廠、豆腐廠先后建成投產。如今的塔元莊村搭上了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快車。
2021年,塔元莊村還與門業企業合作成立了河北真定塔元莊智能門業有限公司。“產品自主研發是產品走向市場的關鍵。”該公司總經理王黨徽表示,他們加大了研發投入,建設了產品研發實驗室、新型智能化防盜門先進制造技術中心,還改造購置了數字化生產設備及產品試驗檢驗設備。
產品有了,如何解決銷路問題?塔元莊村緊跟時代步伐,打造了非遺電商平臺,讓農特產品插上電商的“翅膀”飛往全國各地。
產業要振興,離不開科技。如何讓科技創新助推農業產業化發展?“我們以塔元莊村為核心,謀劃建設了省級農業科技園區。”正定縣科學技術和工業信息化局副局長王新華介紹說,他們以農業龍頭企業為主體建設了農業科技研發平臺,加快關鍵技術攻關,通過縣域科技服務綜合平臺提高農業科技服務質量。
如今,一個個產業項目在塔元莊村落地開花,科技富農的澎湃熱潮在塔元莊村處處涌現,塔元莊村依靠科技創新走上了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致富路。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由視覺中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