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戰線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湖南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毛澤東統一戰線思想在這里萌芽。
進入新時代,湖南統一戰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砥礪奮進,守初心,擔使命,謀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建設現代化新湖南凝聚起磅礴力量。
湖南統一戰線歷史陳列室
湖南統一戰線歷史陳列室,位于長沙市迎賓路185號湖南省委統戰部機關大院內,2019年9月開始籌建,2021年7月正式對外開放,室內面積232平方米。陳列室整個史實展覽分為兩個篇章,第一篇章為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光輝歷程大事記,以時間軸形式在外墻陳列;第二篇章為湖南統一戰線史,其中第一、第二部分按照歷史發展的脈絡,系統介紹改革開放前湖南統一戰線波瀾壯闊的光輝歷程,第三、第四部分按照統戰工作領域以專題陳列的方式,全面介紹改革開放新時期及新時代湖南統一戰線凝心聚力、砥礪奮進的輝煌新篇章。
“同心鑄輝煌”書畫展
2021年5月18日,“同心鑄輝煌——湖南統一戰線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書畫展”在長沙開幕,由全省統一戰線文藝工作者精心創作的171件(組)作品亮相湖南美術館。本次書畫展全面展示湖南統一戰線參與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顯著成就以及在抗擊疫情中所展現的正能量,展現全省統一戰線始終堅定的政治立場、奮發進取的精神風貌和在新時代展現新作為新擔當、共筑中國夢的熱切心愿。
馬欄山眾創園
位于長沙市開福區福元東路福鑫苑,是馬欄山(長沙)視頻文創產業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湖南省重點打造的文創產業孵化器之一,聚集視頻文創、新媒體企業60多家,視頻文創人才2000多人,以新階層學習社為交流陣地,以“星”數據交匯中心、“星”網紅直播間、“星”傳媒體驗區、“星”夢想助推站為活動平臺,凝聚起馬欄山新媒體人士創新創造活力。2019年、2021年分別被評為省級同心項目、省級實踐創新基地精品工程示范點,是湖南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的重要基地。
新民學會成立會舊址
新民學會成立會舊址,位于長沙市岳麓區周家巷2號。1918年4月14日,毛澤東、蔡和森、蕭子升等一群追求進步的青年學子集聚于蔡和森所租寓所,宣誓成立了新民學會,學會起初以“革新學術,砥礪品行,改良人心風俗”為宗旨,后來發展為“改造中國與世界”,成為湖南“五四運動”時期革命群眾斗爭的組織者和中堅力量,為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礎。作為新文化運動中影響最大的進步團體之一,新民學會被譽為中國共產黨的“建黨先聲”。
《湘江評論》
毛澤東作為新民學會領導人主編的《湘江評論》,高舉反帝愛國旗幟,倡導沖破封建思想束縛、歌頌俄國十月革命。1919年7月,《湘江評論》雜志第二、三、四期連載毛澤東撰寫的《民眾的大聯合》,這是毛澤東統一戰線思想的最初萌發。
李維漢故居
李維漢(1896—1984),今湖南省長沙縣人,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國家在統一戰線和民族工作方面的卓越領導人和著名理論家。他是新中國第一任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后來歷任國家民委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長期主管黨和國家的統一戰線、民族和宗教工作,為黨和國家的統一戰線、民族、宗教工作在理論和實踐上作出了卓越貢獻。李維漢故居位于長沙縣高橋鎮維漢村火沙壩。
八路軍駐湘通訊處舊址
八路軍駐湘通訊處舊址,原為徐家祠堂,位于長沙市芙蓉區蔡鍔中路徐祠巷15號。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派徐特立、王凌波等由延安抵達長沙,在徐家祠堂建立八路軍駐湘通訊處。徐特立為八路軍少將參議、駐湘代表,王凌波為八路軍駐湘通訊處主任。八路軍駐湘通訊處成立后,廣泛宣傳中國共產黨積極抗戰的路線、方針,動員湖南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抗戰旗幟下組成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有力地推動了湖南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
湖南和平解放史事陳列館
1949年8月4日,程潛、陳明仁等愛國將領聯名發出湖南和平起義通電。第二天,解放軍四野138師經長沙小吳門進城,湖南宣告和平解放。湖南和平解放是中國共產黨運用統一戰線政策,與國民黨地方當局和平協商、用不流血方式解決局部問題的成功范例,是湖南黨史的突出亮點之一。湖南和平解放史事陳列館由程潛公館改建而成,位于長沙歷史老街巷白果園,展示著湖南和平解放的風云歷史。
安江農校紀念園
安江農校紀念園,位于懷化市安江鎮大畬坪社區,始建于1939年,其前身為國立第十一中學職業部,1952年更名為湖南省安江農業學校。“我是一名無黨派人士,我的心深深地向著中國共產黨。”“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無黨派人士的杰出代表袁隆平帶領他的助手們在這里一邊教學,一邊從事科研工作長達37年。雜交水稻就是在安江農校經過艱難探索取得突破、成功并走向世界。
本版圖片均由中共湖南省委統戰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