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藏軍區在平均海拔4700多米的某高原綜合訓練場,組織所屬10多個旅團展開展一場多兵種、全時域、全要素實兵實彈聯合進攻戰斗演練,全面檢驗部隊在復雜電磁、氣候、地理環境下體系聯合和立體突防能力。
西藏軍區:海拔4700米 多兵種聯合進攻戰斗演練
演練剛開始,無人機、特種、雷達等偵察力量依次迅速展開,依托網絡化指揮信息系統,構建聯合偵察情報體系。電子對抗分隊同步編組成群,展開無線電干擾和通信信號壓制,奪取制信息、制電磁權。
隨著偵察信息陸續回傳指揮所,各級指揮員迅速優化火力打擊方案,指揮各級火力展開行動。
直升機攻擊群接到命令后,迅速裝填彈藥依次起飛,向目標地域開始首輪火力打擊。遠程火箭炮和炮兵分隊依據偵察數據鎖定目標方向。
首輪打擊過后,指揮所指揮無人機偵察分隊對目標地域進行毀傷評估。與此同時,偵察分隊捕捉到敵方無人機動向。
火炮分隊迅速回收裝備,依次轉移至預備陣地。防空分隊當即判明情況,展開對空行動。
空中目標被成功摧毀。伴隨著智能化、信息化等科技不斷運用到演訓場,戰場態勢瞬息萬變,對各作戰單元之間的操作配合和各級指揮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演練中,參演部隊立足網絡化指揮信息系統,有效提高指揮效率,做到“發現即摧毀”,同時優化火力打擊方案,實現“外科手術”式精準打擊。演習進入地面突擊階段。
西藏軍區:多兵種向敵方陣地發起沖擊
隨著演習進程向前推進,裝甲、步坦、工兵、特戰等分隊聯合協同向敵方陣地發起沖擊,順利完成戰術目標。
步坦分隊在炮火掩護下發起進攻,工兵分隊在火力掩護下,根據偵察情況對步坦分隊進攻沿線開辟道路。
高原地形地勢平坦,在展開進攻的同時也很容易暴露自己。進入敵火力打擊范圍后,坦克分隊和裝甲步戰車交替掩護,發起沖擊。
步坦分隊利用各自迷盲系統,進行交替偽裝,各攻擊群隨即在炮兵火力掩護下發起沖擊。與此同時,無人機蜂群配合進攻部隊,采取低空突防方式,同步對暗火力和堅固工事實施聯合精準打擊。
隨著演練的深入延伸,我方人員開始出現傷亡。裝甲搶救車迅速出動,對前沿傷毀人員展開搶救。武裝直升機臨時改變任務,搭載兩名傷員向后方轉移。
機動保障分隊分隊長 梁繼根:西藏低溫、低壓、缺氧的特殊作戰環境極易加速傷情惡化。在開展戰場搶救時,我們只有充分發揮戰場搶救裝備性能,做到“及時、高效、準確”,才能適應當前戰爭要求。
前沿陣地交鋒正烈,特戰分隊乘坐武裝直升機從200多公里外空中滲透至敵縱深區域。特戰隊員在無預演、無地面標識、無指揮引導的條件下,首次在海拔接近5000米的地域執行傘降作業。
傘降落地后,特戰分隊繼續向目標區域滲透,偵察判明縱深指揮所、炮兵陣地等重要目標地理位置信息,引導遠程制導火力精準打擊,進一步強化進攻態勢。
敵防守態勢逐漸瓦解,有生力量大量減少,我方乘勢利用無人機投送心戰宣傳單、瓦解心理防線。各型裝甲分隊前出占領縱深陣地,步兵分隊利用噴火器等裝備消滅塹壕內殘敵。隨著核心要點被成功奪占,各分隊戰術目標順利完成,轉入陣地防御。
此次演練,西藏軍區依托高原高寒山地環境特點,對標“信息化”“智能化”“實戰化”要求,緊盯多兵種體系配合和各領域火力協同成效,有效推進重型合成部隊在高原環境下的戰法訓法創新,全面提升高原部隊遂行各種任務的能力。